金秋時節,即墨藍村市級綠色增糧示范區玉米種植基地里,青島市農技中心正高級農藝師李曉東正拿著一顆直徑約2厘米的黃色“彈丸”向農戶介紹生物防治技術。別看“彈丸”比較小,里面裝的是生物防治領域的“尖兵”——赤眼蜂,它們能夠準確找到螟卵,消滅螟蟲。
“像這片葉子上面有幾層排孔,很明顯就是螟蟲吃的。根據排孔情況和啃食程度,估計一個月前,螟蟲就已經鉆到葉子里面了。”李曉東為農戶詳細講解病蟲害狀況和赤眼蜂放飛的注意事項。“去年,市農業農村局指導我們運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僅投放一次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減少了農藥投入,提高了產量,對我們種糧戶來說就是增產增收。”種糧大戶王德生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合作社計劃投放兩次,這樣防治效果更好。
當前正值玉米生長和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防治玉米螟等重大病蟲發生危害的關鍵時期。8月13日,青島市玉米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觀摩會在即墨藍村市級綠色增糧示范區玉米種植基地舉行,組織植保專家和植保服務團隊進行玉米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技術培訓,推廣綠色防控新產品、新技術。主要針對玉米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取食玉米葉片、果穗,南方銹病發生風險較大的情況,做好病蟲害防治,確保秋糧生產。
在觀摩會的玉米種植基地上空,多架植保無人機在低空盤旋穿梭,所過之處,食誘劑、緩釋顆粒劑、赤眼蜂蜂球等病蟲綠色防控產品均勻散落在玉米田間。李曉東介紹,利用植保無人機對食誘劑、農藥緩釋顆粒劑、赤眼蜂蜂球進行拋灑,作業省時省力,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同時解決了常規施用農藥精準度不高、不安全等問題。此外,還在田間地頭放置性誘捕器誘殺害蟲,在田間投放昆蟲性信息干擾素擾亂害蟲交配,減少繁殖數量。這些綠色防控技術具有針對性強、持效期長、安全性高等特點。
“玉米授粉后采用滴灌追施氮肥和磷肥,可滿足籽粒灌漿期間對養分的需求,增加粒重提高單產?!鄙綎|省玉米產業體系崗位專家、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姜雯圍繞玉米中后期水肥需求大、田間作業難等問題,介紹了全國農業主推技術“夏玉米精準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的重要作用,同時就陰雨寡照及高溫天氣可能影響玉米授粉質量,講解了無人機輔助授粉技術。觀摩現場還設置多種生物誘捕設備展示環節,同步開展玉米南方銹病應急防治演練、無人機輔助授粉和夏玉米精準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展示。
近年來,青島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全國一流農作物病蟲遠程智能監測數字平臺,采用高性能無人機實施“一防雙減”“一噴多促”等統防統治作業,集成推廣性誘劑誘殺、天敵控害、生物藥劑防治等病蟲綠色無害化防控技術,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為全市糧食綠色增產、穩產豐收貢獻科技力量。目前,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到57%,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56%。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王連剛 傅景敏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