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青島市發布2024年上半年全市民營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民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新動能加快成長,主力軍作用持續凸顯,發展韌性有效增強;青島市新登記民營經營主體12.4萬戶,占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戶數的99.5%,占比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位,較去年同期前進2位。
民營經營主體總量擴容 創業密度穩中有增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新登記民營經營主體12.4萬戶。其中,新登記民營企業4.5萬戶,占全市新登記企業戶數的98.5%,占比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位,較去年同期前進1位。截至6月末,全市實有民營經營主體210.0萬戶,同比增長1.8%,占全市經營主體總量的98.4%。其中,實有民營企業78.7萬戶,同比增長3.7%,占全市實有企業總量的95.8%。
從創業密度看,截至6月末,每萬人擁有民營經營主體2025戶,較上年同期提高34戶,位于西安(2405戶)、深圳(2364戶)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每萬人擁有民營企業759戶,較上年同期提高27戶,位于深圳(1418戶)、廣州(1095戶)、廈門(824戶)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四位。
民間投資表現活躍 外貿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8%,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民間投資增速7.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1.4%,比一季度提升1.5個百分點。全市民間投資在建項目3460個,拉動投資增長4.7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026.2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9.1%,高于全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14.1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出口1900.4億元,同比增長11.8%,占比74.7%;民營企業進口1125.8億元,占比61.4%。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2.0萬戶,占全部進出口企業的比重為89.6%。
新吸納就業持續向好 連續36個月保持80%以上
今年上半年,青島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15.4萬人,同比增長4.1%,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比重為83.1%,新吸納就業占比連續36個月保持在80%以上,民營經濟繼續發揮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
從產業和行業看,民營經濟中,第二、三產業吸納就業實現正增長,吸納就業人數分別為5.2萬人、10.1萬人,同比分別增長10.1%、1.6%??蒲屑夹g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吸納就業能力較為強勁,吸納就業人數同比分別增長17.9%、5.4%。
融資負擔持續減輕 民企貸款余額8091.41億元
從上市掛牌情況看,上半年,青島市新增上市公司1家,為境外上市民營企業。截至6月末,青島市實有民營境內外上市公司51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60%。其中,民營境內主板上市27家,創業板10家,科創板3家,北交所4家,民營境外上市公司7家。民營新三板掛牌公司55家,占全市比重85.9%。
從貸款投放情況看,截至6月末,轄區民營企業貸款余額8091.41億元,較年初增加265.26億元,增幅為3.39%。上半年轄區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利率3.27%,較2023年度累放同類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28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轄區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165.46億元,較年初增加348.82億元,增幅為12.3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6.78個百分點。上半年轄區累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3.76%,較2023年度同類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3個百分點。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壓降,融資負擔持續減輕。
“專精特新”企業梯度發展 “新經濟”企業躍升成長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發展動能得到有序釋放,“專精特新”企業梯度發展。全市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1120家,其中,現有創新型中小企業312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835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0家。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新經濟”企業躍升成長,龍頭企業加速壯大。青島市累計認定雛鷹企業826家、瞪羚企業343家、獨角獸企業16家,現有獨角獸企業13家,位居全國第五、北方城市第二。青島市45家民營企業入圍2024山東民營企業200強,居全省第一位。其中,17家企業名次位列前100位,較上年增加1家。19家企業入圍民營企業創新100強,16家企業入圍民營企業吸納就業100強,較2023年分別增加了5家、2家。
以逐步壯大新質生產力為基,青島市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上半年,青島市3家集群新認定為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截至目前,青島市擁有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4家、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11家,特色產業集群總量達15家,居全省首位。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民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錯綜復雜,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下一階段,青島市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加大釋放政策效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