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支付服務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體現,也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在要求。其中,便利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群體支付是金融系統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7月26日,央行舉行“推動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媒體吹風會。會上,支付結算司司長嚴芳、條法司一級巡視員劉曉洪、貨幣金銀局副局長張萌、國家外匯局經常項目管理司副司長張玉青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優化支付服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各部門協同配合,更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嚴芳表示,“前一階段,我們主要發揮政府作用,彌補市場不足,體現社會效益。下一階段,要進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精準性,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引導市場良性運轉,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p>
超500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同比增長4倍
2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強調要聚焦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不便問題,加強協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資源投入,多措并舉打通支付服務堵點,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并行發展、相互補充。
嚴芳表示,央行將優化支付服務工作作為重點工作狠抓落實,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堵點難點,強化工作協同,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構建推動支付便利化工作的政策框架;堅持問題導向,明確工作重點;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提升我國支付服務的認知度。
經過5個月的努力,支付便利化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目前,外籍來華人員、老年人等群體可以靈活地選擇銀行卡、現金、移動支付等多樣化的方式,在各類場景進行支付,支付的便利性明顯提升。具體表現為境外銀行卡刷卡支付更加便利;移動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外幣兌換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現金使用環境持續優化;境外來華人員開戶更加便捷。
數據顯示,2024年6月,境外銀行卡支付161萬筆,金額29億元,交易量較2月基本翻番。2024年上半年,超500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同比增長4倍;交易9000多萬筆,金額140多億元,均同比增長七倍。2024年上半年,我國現金投放同比增長6%,其中20元以下零鈔投放增長30%。
“盡管優化支付服務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從暗訪摸排的情況來看,各地區、各領域支付服務水平還不夠均衡,各類群體的支付需求還沒有完全得到滿足?!眹婪颊f,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立體化工作格局的作用,提升工作的精準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以支付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便利外籍來華人員和老年人等群體支付,提高支付服務水平。
支持現金支付的經營主體占比達99.4%
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現金是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優化改善現金使用環境,充分發揮現金兜底作用,為公眾提供更加普惠、便捷、可靠的現金服務。
依托銀行網點建成并鞏固14萬個網格責任區,精準對接15類重點行業經營主體,深入開展排查和暗訪,了解經營主體現金收付條件和零鈔備付情況,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截至2024年6月底,累計排查經營主體2362.7萬個,暗訪經營主體22萬個,發現問題698個并組織解決。對摸排中發現并確認的拒收現金的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強化震懾作用。
張萌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對全國約9.4萬家經營主體暗訪發現,支持現金支付的經營主體占比為99.3%。支付便利化專班暗訪17個重點城市、3000余家經營主體顯示,支持現金支付的經營主體占比為99.4%,零錢備付充足的經營主體占比為91.9%,現金收付環境顯著優化?!?/p>
據了解,央行2024年上半年對7起公眾關注高、影響范圍大的拒收人民幣行為違法案件實施了行政處罰,并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曝光。對57起情節輕微、初次違法、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拒收現金行為主體進行批評教育、督促整改。選取15起典型案例進行了剖析警示、舉案說法,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整治,拒收現金的現象大幅度減少,拒收現金違法在社會層面形成共識。
張萌指出,經過前段時間的提升支付便利化工作,現金使用環境明顯改善,現金兜底作用基本實現,但受公眾支付習慣、經營主體經營模式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經營主體收現意愿下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趨勢性,保持良好的現金使用環境也需要持續治理、久久為功?,F金使用環境建設與行業管理、社會綜合治理緊密相關,需各部門進一步強化協同,共同優化現金收付生態。
他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如果公眾遇到拒收現金行為,可以明確告知對方其行為違法,保留相關視頻音頻證據,并向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舉報,我們將按照有關法律和執法程序規定對事實進行核實,并視行為的性質、情節輕重、影響范圍等依法依規予以懲處。”
外幣代兌機構較2023年年末增加92%
國家外匯局配合人民銀行,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工作思路,通過便利移動掃碼和線上網購支付、提升外幣兌換服務水平,優化用匯綜合服務等措施,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滿意度和獲得感。
聚焦外籍來華人員旅游、工作、生活中的難點、堵點,會同人民銀行指導支付寶、財付通等主要支付機構,優化業務流程,簡化身份驗證,提高綁卡效率,將單筆交易限額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并將年累計交易限額由1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以便利外籍人員掃碼支付打車、餐飲、購物等日常消費。數據顯示,2024年3月以來,“外卡內綁”移動支付業務規模月均環比增速約40%。
在外幣兌換方面,國家外匯局深入分析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方式和習慣,聚焦重點場景集中發力。目前,全國重點國際機場、四星級以上酒店、重要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和休閑街區已基本實現外幣兌換服務全覆蓋。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共設外幣代兌機構3563個、自助兌換機383臺,較2023年末分別增加92%和62%。
值得一提的是,對不同支付習慣的外籍人員,均有對應的支付便利化舉措,央行還制作了《在華支付指南》和配套的視頻,對各類支付方式和使用流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嚴芳介紹,習慣使用銀行卡的,可以在機場、酒店、大型商圈等重點場所使用境外銀行卡支付。習慣移動支付的,可以直接使用境外手機號注冊微信、支付寶,綁定境外銀行卡支付;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地入境人員還可以直接使用當地的電子錢包掃碼支付,不需要下載其他手機應用。習慣使用現金的,可以在機場等口岸站點通過外幣兌換機構、自助兌換機、ATM兌換人民幣,也可以在銀行網點、星級酒店等兌換,并在各類場所使用現金支付。(記者 邊萬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