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那些年,記憶中的青島品牌

    1991年,孫一平27歲。

    那年春晚,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小品《警察與小偷》笑翻眾人,姜育恒的《再回首》響徹大街小巷;那一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的滬深兩市形成;那一年,首批十大“中國馳名商標”正式出爐!青島(啤酒)、琴島—利勃海爾(電冰箱)入選。

    那一年,青島市建置一百周年,青島在市體育館舉行了一場紀念大會;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中山公園拉開帷幕,中山公園人“鼓了”;華聯商廈開業,第一次站上扶梯的孫一平有些害怕……

    2024年,孫一平的退休生活剛開始,青島國際啤酒節已是第34屆,“五朵金花”也都成了行業內的“霸王花”……他們那一代人走過、見證那一年,那些年。他向記者娓娓道來那些記憶中的青島與青島品牌。

    1991年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青島市中山公園舉行。(圖/路小軍)

    “闖青島”

    青島,自建置之初便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一路跌宕起伏,書寫著自己的商業發展史。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中山路周邊逐漸崛起為青島的商業中心。解放前,這里聚集了青島市政府機關、零售服務、金融機構、文化教育等眾多機構,成為城市的繁華地帶。洋行、高端酒店、銀行等營業場所林立,商業區也呈現出繁榮景象,涉及商飲服務業、航運貿易業、傳統手工業等多個領域。在這一時期,中山路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老字號商鋪,如盛錫福鞋帽店、春和樓、宏仁堂大藥房、瑞芬茶莊、福生德茶莊等等。

    “一二一,上街里”“頭頂盛錫福,腳踏新盛泰,身穿謙祥益,手戴亨得利”“買茶葉到大陸茶莊,洗澡到天德塘”等順口溜是當時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些商鋪不僅滿足了當時青島人的消費需求,也支撐了中山路的商業繁榮。

    “小時候住在黃島路那邊的筒子樓里,黃曉明的媽媽當時也住在這附近。在這里生活很方便,往下就是菜市場,再走就到中山路了?!毙轮袊闪⒑?,孫一平的父親從老家昌邑來到青島,從中山路上的藥房學徒做起,一步步扎根在這里,有不少青島人的祖輩都是從中山路上站穩腳跟的。

    “我爸很喜歡喝茉莉花茶,一般都去中山路上的瑞芬茶莊買,有時發工資了,他買完茶還會去街道對面的萬香齋買點熟食?!彪m已過多年,但孫一平仍然記得當年的情形。記者提問在哪里,店名是什么,即問即答。

    青島從手工業、機械工業、紡織工業、橡膠工業以及與之配套的化工工業開始,經過長期的積累與發展,在20世紀70、80年代已經初步構建起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并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重點企業,諸如青島啤酒廠、青島卷煙廠、青島冰柜廠以及青島第二橡膠廠等,它們不僅為青島的經濟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更為后續的產業升級與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島卷煙廠始建于1919年,曾生產過“老刀”“哈德門”“大前門”“三炮臺”“紅金”等多個品牌的香煙。當時“紅金”香煙的廣告詞,孫一平記憶猶新——“黃金白金不如紅金”,憑借這獨特又深入人心的廣告語在當時掀起了一股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酒水飲料行業一直發展得不錯,除了青島啤酒外,還有即墨老酒、青島葡萄酒、嶗山礦泉水等,女士香檳更是風靡一時。而汽水可樂,更是品牌眾多,光是孫一平記得的就有:嶗山可樂、棧橋可樂、“樂川牌”青島可樂、絳雪可樂等。

    追溯歷史,嶗山可樂比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出現得更早。1953年,中國第一種碳酸飲料——嶗山可樂誕生,它獨有的烏棗、白芷、砂仁、高良姜、丁香等多種中草藥配方,弱化了普通可樂的甜膩,增添了一絲滑過咽喉時的清涼。

    回憶起第一次喝嶗山可樂,孫一平感慨萬分:“16歲那年,在親戚的婚禮宴席上,我第一次喝到這種碳酸飲料,有種從未有過的由內到外的舒暢?!睆?980年到1990年,嶗山可樂一直供不應求,穩穩占據青島市場80%以上的份額。

    從1980年到1990年,嶗山可樂一直供不應求,穩穩占據青島市場80%以上的份額。

    “我爸當時上下班繞著觀象山走,挺不方便的。一直想買‘大金鹿’(金鹿牌自行車),但為了家里,還是先買了臺縫紉機?!睂O一平說,他家陽臺上一直放著當年父親攢了很久的錢,買給家里的“鷹輪牌”縫紉機。雖已銹跡斑斑,占著陽臺很大一塊地方,但對于他來說,這是屬于他的記憶,屬于他與父親,他與過去。

    請回答1991

    1991年對于當時還是一名青島電冰柜總廠工人的孫一平來說,無疑是其人生的轉折點。而從更廣的視角來看,1991年作為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以及“八五”計劃的第一年,對于青島、對于很多青島品牌來說同樣是重要節點。

    1991年6月13日,中共青島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市體育館隆重舉行青島市建置一百周年紀念大會。10天后的6月23日,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啤酒節期間,國內外40多個廠家釀制的100多種啤酒精品薈萃,約有30萬人涌入中山公園,平均日消耗啤酒2000多箱。那時,不愛熱鬧的孫一平覺得人太多了,不想進去人擠人。多年后,啤酒節已經成為彰顯青島城市個性與魅力的盛大節日。孫一平會滿懷自豪地介紹給外地的朋友,并帶他們去啤酒城一起感受節日氛圍。

    12月20日,青島電冰柜總廠和青島空調器廠被整體劃歸青島電冰箱總廠,青島琴島海爾集團正式成立,孫一平就此成為一名海爾人,那天他第一次聽到張瑞敏這個名字。1993年青島琴島海爾集團更名為海爾集團公司。

    20世紀80年代消費者搶購琴島—利勃海爾冰箱的場景。

    12月26日,位于費縣路6號的華聯商廈建成開業,這是青島首個在開業時由市黨政一把手同時剪彩的購物廣場,也是青島第一家設置了扶梯的商場,標志著青島商業設施的一次重要升級。孫一平記得當時第一次站在扶梯上時有些害怕,他都不敢亂動。

    1995年,他結婚了。“當時我結婚買的三大件是海信的電視、海爾的冰箱、紅星的洗衣機,當年這些電器都是‘緊俏貨’呢?!睂O一平告訴記者,以前結婚講究的“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也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了改變,有了“新的要求”。

    從孫一平話中,記者第一次聽到紅星這個牌子。據了解,紅星洗衣機的生產廠家青島紅星電器公司曾是中國三大洗衣機生產企業之一,巔峰時期擁有3500多名員工,年產洗衣機達70萬臺,年銷售收入5億多元。但從1995年上半年開始,其經營每況愈下,出現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現象,而且資產負債率高達143.65%,資不抵債。為了盤活國有資產和3500多名職工的生計,1995年7月4日,青島市政府決定將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整體劃歸海爾集團。

    “這三樣都用了快十年,挺抗用的。我還記得那臺洗衣機,用到最后一甩干就往外跑,不注意都能跑到家門口去?!睂O一平笑著告訴記者,他買東西,是比較認牌子的。這些年,他的家里一直都是海爾的冰箱、洗衣機、空調,海信的電視機。

    談起吃的方面,孫一平也養成了“品牌習慣”。他告訴記者,以前過年或者家里來客人會下館子,或者去萬香齋買點熟食,做個豬頭肉拌黃瓜等“硬菜”。隨著日子越來越好,下館子已是常事,而現在買豬頭肉,他只選波尼亞或喜旺的,而且還得是前嘴部分。不過買烤腸的話,那還得是波尼亞的。

    波尼亞無淀粉烤腸。

    在與孫一平那一代人的交流中,記者發現老品牌對于青島市民的回憶和意義是深遠且多維度的,它們不僅僅是一個商標或產品,也不僅僅是就業、稅收等貢獻者,更是時間的見證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情感價值。這些品牌可能代表著某個特定時期的快樂、悲傷或其他重要時刻,觸發強烈的情感共鳴,它們已成為個人回憶的一部分。

    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的青島啤酒,讓青島的全球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如果說記憶像一片大海,過往漂蕩在這憶海之上,漂向遠方,那些老品牌、老標簽就是一座座航標,因為有了它們,人們就不會太過迷茫。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王振麟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