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5日,已經有53家信托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或資本市場披露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表。五礦信托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2億元和1.88億元,同比下滑59.08%和77.97%,歸母凈利潤排名第30位,處于后三分之一。
五礦信托近年來努力擺脫房地產業務依賴,主打財富管理轉型。在多個國際級財富管理評選中,五礦信托屢次獲獎。作為一家國際大獎拿到手軟的頭部信托公司,竟然交出了這樣一份半年報,不免令人疑惑其轉型戰略是否真的奏效。
營收、凈利雙雙連跌三年
以年度觀察,五礦信托的營收和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21年全年,五礦信托實現營業收入45.97億元,同比下降10.98%;實現凈利潤23.62億元,同比下降15.16%。
2022年全年,五礦信托實現營業收入35.91億元,同比下降21.88%;實現凈利潤17.76億元,同比下降24.84%。
2023年全年,五礦信托實現營業收入28.93億元,同比下降19.79%;實現凈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33%。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這兩大關鍵指標,近三年全部為兩位數連續下滑,且跌幅不斷擴大。特別是2023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已跌至自2018年以來的最低谷,創下了近年來的最差紀錄。
五礦信托這是怎么了?
摘不干凈的去地產化
2021—2023年五礦信托滑坡的這三年,正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的三年,而在這三年前,五礦信托確立江湖地位,正是依靠大賣房地產信托。
根據用益信托網和五礦信托年報數據,2016年,五礦信托地產信托在信托資產中的占比只有不到9%,規模不到400億元,此后規模和比例雙雙連續增長了四年。
2019年,五礦信托向房地產企業發行的信托項目規模約568.09億元,位居行業第二。2020年1—9月,五礦信托的房地產信托發行規模升至第一,達到754億元。截至2020年年末,五礦信托地產信托在信托資產中的占比增至15.01%,規模達1055億元。
五礦信托增長拐點出現在2021年。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也就是金融產品全面打破剛兌倒計時最后一年。監管政策的硬性要求,以及房地產行業每況愈下的市場環境,都在迫切要求信托公司業務轉型。五礦信托同樣開始努力擺脫對房地產業務的依賴。
這一年,五礦信托對戰略轉型及管理優化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希望引入外部咨詢機構為其戰略轉型提供指導。
但是,在地產業和資管業拐點期的關鍵之年,五礦信托實際上并未停止地產業務,反而有進一步下沉的跡象。當年,五礦信托持有99.44%股權的湖州宸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通過三層股權關系間接控股了杭州藍綠林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類似的股權操作,五礦信托當年還增持、新設了多家地產公司,市場覆蓋重慶、淄博等城市。
2021—2023年,房地產市場遲遲沒有起色,恒大等地產公司債務爆雷,導致信托業地產項目頻頻出現逾期。五礦信托同樣不能幸免,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不得不親自下場接盤。2022年,五礦信托接手兩家恒大系地產公司,一家是昆明恒拓置業有限公司(恒大地產昆明公司100%控股)、另一家是佛山市順德區盈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恒大地產關聯公司佛山南海俊凱持股49%)。
這兩家地產公司的項目地塊都是恒大在2020年上半年拿到的,顯然是站在了山崗上。而五礦信托直接接手能夠盡力保障復工復產,是回籠資金最快的方式。但從地產行業的走勢不難看出,五礦信托去地產化仍有相當大的難度。
2024年上半年,五礦信托多個昆明政信項目逾期,涉及“恒信國興636號—昆明基投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恒信國興636號)、“恒信國興657號—贏勝5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恒信國興657號)、“恒信國興659號—新都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恒信國興659號)等,融資方和擔保方包括昆明交投、昆明產投、昆明城投、昆明新都投資等單位,均為云南省昆明市國資平臺公司。
業務結構新舊交替仍需時日
在調整地產業務的同時,五礦信托加快布局主動型財富管理,近年來引入了多個財富管理工具,如4K資產配置體系,加強對客戶洞察(KYC)、市場解讀(KYM)、產品研判(KYP)、組合管理(KYA)的整合。五礦信托還在行業內推出了首個基于GPT技術的金融顧問展業智能工具——4K GPT,通過人工智能輸出更能匹配用戶需求的資產配置方案。
“創新”兩個字在五礦信托2023年年報中被重點著墨,特別介紹了升級后的5K——市場趨勢(KYM)、資產精準分析(KYP)、深刻感知客戶(KYC)、資產動態組合(KYA)、時間創造價值(KYT)——科學資產配置服務,將其定性為凈值化轉型背景下領先于業內創新打造的項目,整合了大數據、機器學習、客戶畫像等,為客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定制服務。
這一系列轉型動作得到諸多國際財經媒體好評,在《亞洲貨幣》(Euromoney)、《亞洲私人銀行家》、亞太財富論壇等業內知名評選中獲得多個權威榮譽。如在《歐洲貨幣》“2024年卓越財富管理”大獎評選中,五礦信托連續第五年榮膺“最佳財富管理信托公司”,創造了該獎項在歷史上的首次五連冠,也是近五年來唯一一家獲得該榮譽的信托公司。
《歐洲貨幣》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五礦信托積極應對財富管理市場持續波動所帶來的挑戰,及時調整戰略。五礦信托順應監管要求,創新開拓服務信托業務,完整覆蓋不同客戶的需求。五礦信托堅持穩健發展,得益于在數智化建設方面的投入與持續不斷的創新。
創新打動了外國評委,但財富管理新業務相對地產等傳統業務的超越,仍然需要時間。2023年年報顯示,五礦信托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兩項指標表現不佳。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89億元,同比下滑33.05%;投資收益虧損2.97億元,同比下跌155.10%。
上述數據表明,五礦信托產品銷售規模、產品投資回報能力都出現顯著下滑,而這是信托公司賴以生存的兩大支柱。產品能不能賣出去,賣出去的產品能不能給客戶賺到錢,這也是打破剛兌告別固收產品“躺贏”后,最能說明主動財富管理能力的指標。
國際大獎拿到“手軟”的五礦信托通過財富管理實現轉型,仍然需要很長時間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