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獨角獸”賽跑

    6月28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4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嶗山區舉行。

    大會現場發布了《2024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報告所呈現的數據,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角度來看,當下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獨角獸”發展情況有喜也有憂。

    2024年變化在哪?

    2024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總估值已接近30萬億元,超過日本GDP,展現出全球磅礴的經濟活力。在金融科技領域,共有105家獨角獸企業上榜,總估值高達6.78萬億元。其中,螞蟻集團(估值5671億元)、微眾銀行(估值2300億元)、京東科技(估值1978億元)這三家中國企業位列前十。

    隨著全球AI、芯片、機器人等產業的不斷發展,先進制造與人工智能賽道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在2024年的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先進制造賽道擁有64家獨角獸企業,估值合計則從2023年的2.18萬億元攀升至2.52萬億元,漲幅達15.77%。

    人工智能賽道在2024年的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占據了19個席位,特別與2023年相比,2024年獨角獸企業數量增加了4家,漲幅達26.67%;估值合計更是從6626.03億元飆升至1.39萬億元,漲幅高達109.91%。

    ▲2024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總估值已接近30萬億元

    當下,這兩條賽道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預計在未來,它們將誕生出更多獨角獸企業,并從中培育出更多成功上市的公司。

    然而有喜亦有憂,獨角獸也會“跌落神壇”,上榜并不意味著前途無量。從榜單發布的數據來看,在各賽道持續增長的同時,獨角獸企業也面臨著多重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增長帶來的壓力、模仿性競爭的加劇、盈利模式的不明確、法規政策的頻繁調整、融資環境的嚴峻、估值的持續下滑、創新與研發投入的壓縮以及IPO受阻等。

    從新增獨角獸的數量上看,2023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新增了227家獨角獸,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驟降至51家,數量銳減了176家。這些新晉的獨角獸企業分布于五個國家,其中中國占據了32家,美國有13家,印度4家,加拿大和阿聯酋則各占1家。

    在2024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榜單中,共有35家企業因各種原因“跌落神壇”。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破產倒閉、停止經營、負面輿情影響、未達到門檻標準,以及被其他企業收購等。

    新一線城市對比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獨角獸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引擎,入選的企業具有極高的市場影響力和潛力。而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也很能反映一座城市的產業發展、城市活力和創新生態。

    5月30日,第一財經旗下專注于城市數據研究的項目——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正式發布了《2024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榜單顯示,2024年的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蘇州、武漢、西安、南京、長沙、天津、鄭州、東莞、無錫、寧波、青島和合肥。

    在這15座新一線城市中,杭州表現尤為突出,其上榜獨角獸500強企業的數量最多,達到15家,且這些企業的總估值高達1.48萬億元。其中,前四強企業——螞蟻集團、阿里云、釘釘、菜鳥網絡,均為阿里系企業。相比之下,西安與寧波在獨角獸500強企業方面的表現較為遜色,分別僅有1家企業上榜,它們是質子汽車(估值238億元)和榮芯半導體(估值200億元)。

    青島上榜500強的企業有三家:歌爾微電子、卡奧斯、云天計算,估值分別為223億元、180億元、180億元,總估值為583億元。

    ▲歌爾微電子以223億元的估值居青島13家獨角獸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全球獨角獸500強榜單中,合肥同樣有3家企業上榜,它們分別是長鑫存儲、長鑫新橋和陽光新能源,估值分別為600億元、400億元和198億元,這3家企業均屬于先進制造賽道,總估值1198億元。

    與合肥相比,青島在上榜獨角獸500強企業總估值上仍有一定差距,僅為合肥的一半。合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主要得益于其近年來聚焦新質生產力,在新能源、半導體、整車制造等領域深度耕耘。特別在半導體產業,合肥早在2013年就制定出臺了《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明確提出把合肥打造成“中國硅谷”的目標。

    截至2023年年底,合肥的集成電路企業共有458家,從業人員3.2萬人,全年實現產業鏈營收448億元,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2家,瞪羚企業33家、雛鷹企業21家、(準)獨角獸企業17家。2023年全市集成電路領域新增3家上市企業,實現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裝備材料科創板上市企業全覆蓋。2023年合肥市新簽約集成電路項目88個,協議總投資額733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以上項目5個。

    如今,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合肥的支柱產業之一。

    青島近年來持續加大發展力度,集中力量于24條產業鏈的優化,推行市級領導“鏈長制”,并制定了新能源汽車九大行動等政策措施。同時,通過引進青島力神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汽車、萬豐飛機等領軍企業作為“鏈主”,青島在新能源和通航等產業上積極延鏈、補鏈、強鏈,以期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然而,這一過程需要時間去不斷發展、積累,產業擴大、形成質變尚待時日。

    相比合肥、武漢等其他新一線城市已在相關領域形成顯著的集群效應。對于青島而言,想要保持城市競爭力,除了繼續加大投入與扶持力度,還需精準定位,培育一批新興的優勢產業。

    制造之外發展特色產業

    青島這座以制造業聞名的城市,如今正在加速向先進制造業轉型,逐步形成一批優勢產業。

    報告顯示,青島共有13家獨角獸企業,分別為歌爾微電子、杰華生物、卡奧斯、特來電、日日順供應鏈、萬豐飛機、中加特、云天計算、以薩技術、聚好看、宸芯科技、偉東云、少海匯。獨角獸企業數量穩居全國第五,北方第二,總估值1702億元,平均估值130.92億元。

    ▲青島13家獨角獸企業分別在先進制造、能源環保、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物流與供應鏈、云計算、大數據、教育科技等賽道脫穎而出

    青島13家獨角獸企業分別在先進制造、能源環保、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物流與供應鏈、云計算、大數據、教育科技等賽道脫穎而出,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代表力量。

    先進制造賽道企業數量居各賽道之首。無論是從國家還是青島獨角獸企業發展來看,先進制造業賽道的催生與升級仍是當前獨角獸企業崛起的“重頭戲”。

    其中,歌爾微電子以223億元的估值居13家企業之首。作為一家以MEMS器件及微系統模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其產品正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無線耳機、平板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領域及汽車電子等領域。

    成立于2011年的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電氣傳動及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公司核心產品變頻調速一體機首創一體化集成方式將變頻器和電動機有機整合,顛覆了傳統的分體傳動方式,解決了工業電氣傳動電磁干擾強、功率密度低、維護成本高等痛點,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在礦用領域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排名行業第一。

    在地方政策的支持、激勵下,獨角獸企業發展勢頭足、發展潛力大。發展先進制造業不僅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技術升級、創新,同時產品能夠應用于相關聯企業,帶動更多企業轉型與發展。

    在2023年11月舉辦的2023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上,賽迪顧問發布了《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研究報告》,榜單顯示,深圳位居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首,蘇州、廣州排名第二和第三,寧波、杭州、長沙、青島、南京、成都、武漢進入前十,依次位列第4—10名。

    值得注意的是,青島已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百強榜第七。而長沙連續三年躋身全國十強,2021年位列第十,2022年位列第八,2023年位列第六。曾落后于青島的長沙卻用兩年時間趕超青島,面對長沙“異軍突起”,青島在學習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發展經驗的同時,也要做強自身優勢產業。

    近年來,青島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加速快跑,同時憑借自身優勢孵化出具有青島特色的優勢產業。如將新能源、通航產業與青島獨特的海洋經濟深度融合,構建出具有青島特色的產業鏈,這也是青島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以日日順供應鏈為例,一方面,日日順供應鏈持續整合跨境服務資源、提升服務能力。2023年,日日順供應鏈開通了“青島—法蘭克?!钡膰H全貨運包機航線,獲得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資質,跨境供應鏈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隨著供應鏈管理經驗不斷增加,其供應鏈服務網絡也在向外拓展,目前,日日順供應鏈已經開通了超過1000條海運航線、70條鐵路線路、1500條空運線路,服務可觸達約580個境外港口、近180個境外國家。

    ▲日日順供應鏈開通了“青島—法蘭克福”的國際全貨運包機航線,獲得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資質

    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在家電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的種種探索和創新實踐,日日順供應鏈也逐步將自身經驗成果輸出至家居、醫藥、汽車、光伏等行業,將供應鏈管理服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在汽車行業,日日順供應鏈為比亞迪、奔馳(中國)、福田等汽車品牌所定制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方案,覆蓋了生產物流、備件物流、成品車物流直至汽車售后等上下游環節,為汽車制造企業的供應鏈全流程節點的平穩運行提供了有效的服務保障。

    此外,青島也成功引進了40多個獨角獸和隱形獨角獸項目,如從事3D機器人視覺研發的青島海之晨,海之晨最初聚焦手機零部件領域,與歌爾聲學達成合作,為后者提供機器視覺檢測產品。此后,海之晨又將業務范疇拓展到汽車、光伏,以及航空航天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為青島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也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以預見,隨著“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的持續舉辦,青島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獨角獸企業是創新的代表,是新質生產力的風向標,13家獨角獸企業在青島“扎根”“開花”直至在多產業“結果”,通過自身技術支持,拉動城市多產業的互通與創新。未來青島也應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同時孵化出更多具有青島特色的獨角獸企業。

    商周刊/首頁新聞記者 王振麟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