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草坪,挺拔的大樹,美麗的花帶,點綴以色彩鮮艷的花卉……見慣了修剪整齊的綠植,如果在街頭看見幾處似插花藝術一樣精美的微景觀,你會不會眼前一亮呢?
日前,在香港東路、深圳路、秦嶺路等主次干道交口街角、綠島島頭新添了多處高顏值花境,層次分明的繽紛花草營造出精美的景觀空間,充滿自然情趣,吸引路過的行人駐留觀賞拍照,感受自然之美。
秦嶺路與銀川東路節點花境
花境,是一種公共綠地的花卉應用形式,營造的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觀,能進一步豐富視覺效果。此次花境營造,是模擬自然界林下空間,因地制宜設計造型,搭配種植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小灌木、觀賞草、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利用其獨特的株型、花序以及質地等觀賞特性,以組團花叢、花群為主要形式,搭配原有花缽、綠雕等藝術裝置,精心打造出賞花觀葉、錯落有致的街頭微景觀,既表現了植物個體生長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組合的群體美。
近年來,青島嶗山區大力推進節約型園林,打破以往時令花卉四季更換的模式,巧妙地選擇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小灌木、觀賞草、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利用其獨特的株型、花序以及質地等觀賞特性,搭配造型花缽、綠雕等藝術裝置,精心打造出賞花觀葉、錯落有致的街頭微景觀。
今年以來,嶗山區選用了蒲葦、玉簪、鼠尾草、金雞菊、火炬花等70余種適宜本地生長的植物,多樣性植物混合栽植的花境具有觀賞期較長、季相變化鮮明、不需經常更換、養護管理經濟方便等特點,能較長時間保持群體自然景觀,結合卵石、樹皮等花藝小品的點綴,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移步異景的景觀效果,也是踐行節約型園林建設的一次積極探索。
今年,嶗山區計劃在重要的道路節點、街區打造20余處各具韻味的花境,以花為媒,科學藝術地搭配其他色葉草等植物。此次選用的植物多達70余種,多樣性的植物混合組成的花境在一年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可以呈現動態的季相變化,同時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更加長久的美麗,讓市民不但看得見綠、望得見色,還能聞得到香,收獲詩意棲居的美好體驗。
海爾路南段節點花境
小而美的花境已逐步成為城市造景的重要方式之一。下一步,嶗山區將繼續利用好城市零碎綠地,打造更多兼具城市園林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的特色小花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