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全生產月”活動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相關情況。據介紹,2024年上半年,青島市圍繞“一二三四”開展工作,具體講就是穩抓“一條主線”,突出“兩個重點”,聚焦“三違四業”,全力防風險、保穩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大幅雙下降,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
圍繞“一條主線”,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
青島市立足“從根源上消除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全面推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四位一體”能力提升。
一是注重“根源性預防”,狠抓人員素質養成。廣泛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開工第一課”等教育培訓活動,完成企業職工培訓78.7萬人。
二是注重“工程性防御”,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青島市各級投入資金2.46億元,用于燃氣安全等領域基層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為小型生產經營場所、經營性自建房等配備早期火災報警裝置10893個,為6508家高風險企業安裝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完成31.9公里老舊燃氣管道改造,城市重點部位安全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注重“智慧化應對”,狠抓風險動態監控。立足“消患于成災之前”,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接入前端感知設備1.66萬臺,對百姓身邊“看不見、難察覺”的安全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和布防。平臺自去年11月試運行以來,已有效監測預警5644起。
四是注重“規范化引領”,狠抓企業管理提升。在深入排查7.3萬家企業、整改7.8萬項隱患的基礎上,出臺《危險作業安全管理指南》《勞務派遣人員和靈活用工人員安全管理工作措施》,指導企業自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目前,青島市有3204家企業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數量和質量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兩個重點”,著力根治群眾身邊的“疑難頑癥”
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基于社會面風險分析研判,結合國內事故形勢和群眾安全訴求,聚焦市民身邊的安全隱患,重點開展“兩通道”整治提升(消防救援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和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
一是“兩通道”整治提升方面,堅持“從5到1序號推進”?!?”是深化消防、城管、應急部門執法力量與鎮(街)、村(居)“五方聯動”;“4”是聚焦“九小”、人員密集、多業態混合經營和新興領域“四類場所”;“3”是制定問題隱患微調、整改、拆除“三類清單”;“2”是創新“智慧物聯(無人機巡飛+高空攝像頭監控)+現場執法”的“雙線巡查”;“1”是推行“打通生命通道”劃線、標名和立牌的“一個標準”。在集中整治過程中,堅持“一勸、二清、三拆”的辦法,循序漸進,最大程度地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引導自主消除隱患,同時也絕不姑息遷就,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截至目前,青島市共排查堵占“兩通道”問題隱患1.5萬處,完成清理8000處,剩余全部落實閉環管理措施,限期清除。
二是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方面,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一方面是組織全面排查,開展集中整治。今年3月,市消安委辦聯合市安委辦,對青島市電動車進樓入戶、私拉電線充電以及堵塞消防通道等行為進行集中治理,累計排查4.8萬處居民樓院、商業綜合體、地下車庫等重點場所,整治違法占道行為3390處。另一方面是加快配套完善,推動常治長效。日前,國務院在全國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從完善標準、新建設施、規范銷售、打非治違等方面,系統出臺安全監管辦法。目前,市消安委辦已著手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與此同時,市政府已將電動自行車充電位建設列入2024年市辦實事,計劃新建1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位,目前已建成4339處充電位并投入使用。
聚焦“三違四業”,攻堅化解重點領域突出問題
據統計,80%以上的生產事故是由“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行為導致,其中“四業”(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和外包施工作業)是問題多發環節。為此,市安委辦堅持問題導向,組織交通、住建、城管、商務等18個部門聯合發力,強力推進“三違四業”專項整治。
一是摸底清查“登記造冊”。對照四類作業66項重點整治任務,深入摸排風險,建立風險臺賬。對青島市2204家涉電氣焊企業、1.3萬持證人員建立“一區一賬”;對2736家有限空間作業單位和37.1萬處相關場所建立“一地一賬”;對1.9萬家涉高處作業單位以及1393個高風險外包施工項目、3.7萬名從業人員,分別建立“一企一賬”和“一人一檔”。
二是安全監管“數控賦能”。在青島市推廣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平臺,為電焊機“加芯賦碼”,推動“以碼管機、以機管人、以智管焊”。在工貿企業試點“AI智能識別系統”,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自動識別、實時提醒,確保作業現場安全可控。
三是高壓治違“管服并舉”。一方面對安全生產檢查“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行政處罰1790次、罰款2288.4萬元,實施“一案雙罰”28次,“行刑銜接”18人,對232家違法企業進行曝光、約談及聯合懲戒。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對安全等級高的企業無事不擾、對安全隱患大的企業緊盯不放,開展“護企優商”定向執法服務活動,定點幫扶重點企業11932 家次。
“4+2”安全促進計劃
據悉,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與相關部門將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創新實施“4+2”安全促進計劃,具體就是四個文化載體+兩個全年活動。
四個文化載體:
一個“主題日”。將于6月16日(本周日)在青島市郵輪母港,舉辦全市“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現場將設置安全咨詢、器材展示、逃生演練等多個專區,滿足市民朋友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各區市也會分別設置分會場,方便市民朋友就近體驗。
一個“發布欄”。在青島新聞網等主流媒體開辦“安全生產月”和“治本攻堅”專欄,對剛修訂的《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青島市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政策文件以及“安全生產月”相關信息進行不間斷發布。
一個“大講堂”。匯聚行業專家、時代楷模、最美應急工作者等,組建“安全生產與防災減災宣講團”,聚焦“暢通生命通道”主題,開辦專題課堂,在理論講解的同時,現場組織情景模擬、逃生演練等活動。
一個“文化節”。繼續開展第八屆“安全在我心中”活動,內容包括視頻、圖片、征文等作品征集。去年全市有120萬人參與,征集參賽作品超過1.7萬份,參與人數、作品數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兩個全年活動:
一是企業安全“大培訓”活動。推行企業安全“內訓師”制度,結合“安全第一課”“安全生產大家談”“班前會”等形式,讓懂企業的人教企業、懂安全的人講安全,從內部挖潛,解決企業“不會培訓、沒人培訓、無效培訓”的問題。
二是基層能力“大提升”活動。開展“安全生產萬里行”,結合季節性特點,利用“安安全全”IP形象等多種形式,對預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森林防火和居家生活安全等內容進行廣泛宣傳,持續提升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王振麟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