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平均利潤率超過13%,是普通工業企業的2倍以上;九成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近七成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這是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光環”。近日,工信部發布第八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青島海大生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生物功能特肥)榮膺桂冠。
何為單項冠軍企業?長期專注于制造業特定細分領域,從事相關領域時間達到10年及以上,生產技術或工藝水平國際先進,單項產品(生產性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僅從這幾個評選指標就可以看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含金量”極高。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被業內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金字塔塔尖企業”,代表著全球細分領域最高發展水平和最強市場實力。
從中國海洋大學的校辦企業,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再到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青島海大生物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單俊偉帶領團隊24年專注于海洋生物領域,深耕海洋產業,用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創造持久內生動力,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引領了海洋功能特肥行業的發展,開啟了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在綠色農業領域應用的不平凡的創業歷程,登上制造業“塔尖”。
“單項冠軍”的煉成非一日之功。十年磨一劍,專注于目標市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深耕細作,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海大生物產業園
初心如磐,24年堅持創新
何以“奪冠”?創新是第一秘訣。單項冠軍企業是行業關鍵技術“攻堅者”、細分行業“領跑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
海大生物自創建伊始,就帶著濃厚的科技創新基因,始終保持技術原創性。1988年,單俊偉從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畢業后留校任職,師從管華詩院士并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藥品和食品的研究開發工作。2000年8月18日,單俊偉于中國海洋大學校園內創建了海大生物,依托海洋大學的學科優勢,專注于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24年的發展歷程中,海大生物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以市場為中心、以用戶為本的發展理念,持續提升企業源頭原創的創新能力,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在創新中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海大生物以源頭創新帶動產品開發和產業升級,開發了海藻多糖、魚蛋白肽、殼聚糖等系列功能因子,形成了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海洋生物功能特肥,引領了中國新型特肥行業的發展。
海大生物每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超過2000萬元,并保持每年20%的遞增率。正是這種長期的、持續的研發投入,使海大生物始終走在我國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的最前沿。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海大生物擁有以博士和碩士為主的百人研發人才團隊,打造了6個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設立了海洋生物刺激素生測實驗室等8個功能實驗室,專注于海洋生物刺激素領域關鍵技術和核心功能因子的創新研發和應用研究,為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海大生物與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技術研發成果與產業與市場的深度融合。
據介紹,海大生物已經建立了6大核心技術體系,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9項,榮獲“國家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個科技創新獎項,實現了生物提取和生物合成的重構技術,開發了以SEAD、APAA、GALA三大系列生物刺激素為代表的核心添加物,并作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種特肥當中,使新型肥料具備了特殊的功能和應用效果。
海大生物不僅是國內外功能特肥的行業領軍企業,而且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功能型海洋生物刺激素等核心天然產物的研發和生產企業。
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是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單俊偉表示:“海大生物的特質一直是堅持科技創新,科技引領。我們的原則是用科技成就未來?!?/p>
海洋生物刺激素和生物合成智能化車間
有技術,有未來
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長引擎。這是“生物制造”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生物制造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面對機遇與挑戰,,企業的發展前景,要看技術和產品的“含新量”。只有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有競爭力。海大生物已擁有雙海藻酶酵耦合提取技術、海藻寡糖定向修飾技術、海洋生物活性肽靶向酶解提取技術、殼寡糖靶向酶解制備技術、細胞工廠生物設計重構技術、核“芯”SE活性產物生物合成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名詞,看起來抽象,但透過它們,可以發現企業扎扎實實的實力。比如合成生物技術是實現生物制造高端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海大生物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圍繞海洋功能特肥、功能生物制品、海洋環保服務、海洋健康食品四個業務板塊,建立起了海洋生物資源規?;_發利用的四個產業基地。其中青島高新區海洋生物制品產業基地是“專、精、特、新”產業化示范基地。單俊偉介紹,其裝備水平、硬件投入、產能規劃是國際領先水平,是基于企業未來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和發展支撐,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示范基地。
青島高新區產業基地(海大生物產業園)已投產運行,規?;a海洋生物刺激素、動物免疫增強劑和海藻聚谷氨酸等高端海洋生物制品,其中SEA-D30、APAA等海洋生物刺激素產品的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目前,海大生物產業園二期正在建設中,將重點突出生物制造產業,加大蛋白肽、多糖等其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生物刺激素是一個全球熱點的概念和產品類型。據介紹,2022年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已達32.4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50.4億美元,2022年國內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超25億元人民幣,市場潛力不可限量。海大生物以科技發展引領企業未來,以超前的眼光布局全球市場。
海大生物推出的雙藻源生物刺激素特肥之“芯”SEA-D30,是以綠藻滸苔和褐藻海帶兩種海藻為原料,經國際專利技術雙海藻酶酵耦合提取技術制備的雙藻源生物刺激劑,富含30%海藻酸,兼顧了速效與長效(綠藻速效好,褐藻長效緩釋好)。單俊偉表示,SEA-D30是技術創新和多學科技術結合優化產生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一定會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海洋生物刺激素產品。
海洋生物刺激素和生物合成智能化車間
對標國際,搶占世界賽道
單項冠軍企業的競技場是全球市場這個大舞臺。海大生物的足跡已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海大生物的海洋生物肥料產品已通過“Reach海帶提取物全球領頭注冊人認證、歐盟ECOCERT有機認證、美國OMRI有機認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認證、COFCC有機生產投入品認證、萬泰有機生產投入品認證、有機農業生產資料評估認證”等多項認證。產品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注冊并長期出口,出口額每年保持著30%的遞增。
金鏈銀鏈不如產業鏈,海大生物擁有海洋生物資源規?;玫娜a業鏈條,渠道布局成熟完善。
去年海大生物國內銷售額和出口業務雙雙刷新歷史紀錄。對此單俊偉表示:“消費者和合作伙伴之所以選擇海大生物,就是看好我們產品的科技力量、使用效果,以及對其產品帶來的提升和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p>
一步一精彩,關山初度路猶長,冠軍還要繼續沖刺。對于海大生物的未來,單俊偉概括了三個詞語:國際標準、資源優勢、行業領先。海大生物將會持續引領海洋功能特肥行業的發展,把更多創新產品推向國際舞臺,與世界上最優秀企業的產品去對標、去競爭、去合作。向海圖強,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產品力和品牌力,實現海洋生物刺激素“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用更好的海洋科技賦能全球綠色農業,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在全球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