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資本沸騰!全固態電池技術競爭升溫,中日韓誰將領跑下一代電池技術革命?

    作為業界矚目的顛覆性電池產品,全固態電池日前受到各方關注。

    近日,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多家企業全固態電池研發消息的出現,固態電池在資本市場再度“升溫”。6月5日盤中,中科電氣、璞泰來、尚太科技、恩捷股份等固態電池相關概念股漲幅一度超過5%。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電池產業主流產品看,目前各企業加大對固態電池技術的投入,以A股為代表的資本市場,也十分關注‘固態電池’概念,近期部分相關個股表現活躍?!?/p>

    實際上,因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安全性能高等優勢,全固態電池技術自出現以來,就被業內看作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產品。從全球市場看,不僅中國各企業布局火熱,日本、韓國等企業也在提速全固態電池的布局。

    全固態電池量產賽正酣

    從電池儲能科學技術的定義看,固態電池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液態、混合固液和全固態,劃分標準主要根據液態電解質在電池材料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其中,全固態電池是指只含有固態電解質,不含有液態電解質的鋰電池。

    對比目前液態鋰電池,全固態電池能實現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快速充電等優勢,逐步成為近年來業內各企業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目前,市場主流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根據記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欣旺達等電池企業均已布局全固態電池相關產業鏈。例如,國軒高科方面告訴記者,目前其已實現車規級全固態電池制備,全固態電芯能量密度可實現350Wh/kg。欣旺達副總裁梁銳也向記者透露,目前400Wh/kg固態電池已經在實驗室研發出來了,將在2026年建設生產線進行初步量產。

    同時也有多家企業日前向記者透露,國家或出資數十億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開展研發。

    從資本市場表現看,2024年以來,固態電池板塊相關概念多次走強,其中,4月23日至4月26日,板塊曾出現連續4個交易日持續上漲的情況;5月29日,板塊再度走強,翔豐華、東方鋯業、金龍羽、三祥新材等多股在當日的股價漲幅超過5%。

    “全固態電池技術作為新技術產品,哪家企業能夠率先完成研發量產,未來在這一領域取得龍頭位置,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某知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資本市場動態看,多家企業將2027年作為全固態電池生產的中期目標,資本市場對相關概念的關注度也較高,但距離技術落地仍有時間,要理性看待資本市場的火熱現象。

    國盛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的市場規模,2025年至2030年年復合增長率達65.8%。

    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近5年增速第一

    資本市場的全固態電池熱潮并非空穴來風?;谌虘B電池更安全、更穩定等優勢,全固態電池已成為全球各國和各企業競相爭奪的技術新高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此前也表示:“全固態電池已成為全球電池科技的競爭焦點,以固態電池為核心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改變未來產業布局?!?/p>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苗詩雨 攝

    “固態電池,特別是全固態電池的量產,事關科技主導權之爭?!鄙掀逄湛偨浝砝顛樢蚕蛴浾咧毖?。

    從全球競爭格局看,當前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中、日、韓、美、歐五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均處在研發推進階段。從競爭態勢看,市場逐步呈現以中國、日本、韓國為主力競爭的全固態電池技術競爭格局。

    陳軍表示,目前豐田在固態電池技術方面申請的專利數量居全球首位,已從最初的材料探索,逐步轉移到電芯的試制。從各國研究進度與目標看,中國在1~2年內有望實現600Wh/kg氧化物、聚合物復合電解質固態電池;日本方面,2027年~2028年將是豐田量產全固態電池的時間“錨點”。

    從目前競爭格局看,日本在固態電池領域布局和研發進度較為領先,日系車企豐田、日產、本田已布局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韓國研發主力集中在LG新能源、SK On、三星這三大供應商;中國市場呈現以廣汽、上汽、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同步布局研發的態勢。

    “目前日本、韓國全固態電池布局要早于中國,(日、韓)部分車企提出的時間節點是2026年裝車實驗。”國軒高科固態電池項目總工程師潘瑞軍向記者表示,“(日、韓)雖然起步早于中國,但目前中國的鋰電池競爭優勢也很明顯?!?/p>

    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數據顯示,在鋰電池特別是固態電池領域,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技術來源國之一。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態電池關鍵技術專利申請量為20798項,其中中國有7640項,占比達36.7%。近5年,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全固態電池最終能否大規模生產,仍取決于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全固態電池)產業鏈建設如果沒有‘中國玩家’(參與)在里面,可能困難比較大?!迸巳疖姳硎尽?/p>

    李崢也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憑借電池產業完整的產業鏈和不斷壯大的科研力量,與國際市場差距不斷縮小,鋰電池產業從“跟跑”實現了“并跑”。李崢表示:“到現在,全固態電池還沒有真正進入量產階段,而是處于像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液態鋰離子電池積累的狀態。因此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固態電池領域都有非常大的機會?!?/p>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