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證綜指跌破3100點,電力板塊領跌,多只電力股跌停。5月以來,電力板塊持續上漲,走出郴電國際、明星電力等多只連板牛股。截至5月30日收盤,通達信電力指數本月上漲4.06%,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0.28%。一路“風馳電掣”的電力板塊,在5月收官之際突遇“電閃雷鳴”,基本面發生了哪些變化?經過休整“充電”后,能否“滿電”回歸?
電改加速 電力回歸商品屬性
近期,多家主流券商的研報,都提到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和電力“商品屬性”回歸。
為什么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因為電力電網作為典型的公用事業,定價一直由政府管制,發電量根據用電量需求確定。傳統的火電、水電、核電等供求調節相對簡單,但光伏、風電等新型能源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發電量波動較大,供給端調控難度相對高。國金證券認為,當光伏和風電占比提升到一定比例后,會出現電力供需時空錯配的問題,迫切需要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加以解決。
既然是市場化,投資者自然會想到電價漲價。近期,廣東、深圳、安徽等多地上調公用事業價格,包括水、燃氣、電力等,機構圈里已經流行起“漲價順周期”的說法。中信建投認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有助于電力“商品”屬性的還原。
在機構投資者看來,電力體制改革不僅意味著電價上漲預期,保障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也是重要方向之一,為了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需要大力發展儲能行業、智能電網、虛擬電廠等,近期這幾個板塊的二級市場表現與電力板塊明顯形成聯動。
增收又增利 電力消費穩定增長
電力消費與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今年以來,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全社會用電量穩步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今年4月全社會用電量74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今年前四月,全社會用電量307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從供給端看,4月規上工業發電量6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增速比3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今年前四月,規上工業發電量293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
從上述數據看,電力是當前少有的供需兩旺的行業,基本面表現良好。
根據Wind數據,2023年電力板塊實現收入15907.1億元,同比增加4.2%。2024年一季度電力板塊實現收入3921.36億元,同比增加3.1%。
再看盈利能力,2023年年度電力板塊毛利率達到21.0%,同比增長5.3%;歸母凈利潤達到1289.1億元,同比增長77.2%。2024年一季度,電力板塊實現毛利率21.9%,同比增長3.2%;歸母凈利潤為395.6億元,同比增長36.5%。
增收又增利,電力行業景氣度顯而易見。展望中期,6月份開始進入夏季用電高峰,電力行業供求緊張或成為市場熱議話題。經過短期調整后,電力板塊或滿電回歸。
電力行業基金簡評
電力ETF(159611)
前五大重倉股中國核電、長江電力、三峽能源、國電電力、國投電力,覆蓋核電、水電、火電,“劉關張”聚齊了,而且都是電力“國家隊”,突出一個“穩”字。
新能源ETF(159875)
前五大重倉股寧德時代、隆基綠能、陽光電源、中國核電、特變電工,聚集鋰電+光伏+核電,均為清潔能源的龍頭公司。近期業內傳聞國家將出手調控光伏產能,緩解行業惡性競爭,擁有先進產能優勢的隆基綠能相對受益。
(提示:投資有風險,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決策依據。)
來源:老狼財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