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域“上聯城市、下接農村”,已經成為我國區域間經濟競爭的新戰場。
近日,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鎮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2024鎮域經濟500強暨中部100強、西部100強”研究報告。
研究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綜合各項指標,全國鎮域經濟500強中,山東有36個建制鎮上榜。其中有4個鎮位列前100名,分別為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以及威海市文登區小觀鎮。
城鄉融合看鎮域
富縣、興村,必先強鎮。
鎮域經濟是一個建制鎮行政區域內的經濟,不僅是區域經濟的一個單元,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連接石,是農村勞動力的儲備庫。
2024年鎮域經濟500強評選相較于2023年,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評判標準發生了變化,指標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2023年采用“單門檻”評價標準,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億元為硬性指標,結合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工業水平、消費能力四個方面綜合評估。
在此標準下,2023鎮域經濟500強暨西部50強中,山東省共有43個鎮上榜,其中4個鎮進入前100強,這四個鎮與2024年進入100強的鎮相同。
相較于2023年,今年賽迪在評選上更加看重對建制鎮服務業發展水平、產業創新水平的考量,且為了更好的實現建制鎮“聯城帶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新增了一級指標“城鄉合力”。
縱觀2024年,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全國2萬多個建制鎮參與了評選,躋身五百強的建制鎮來自全國的21個省份,入圍鎮集中在經濟強勢的頭部省份,其中山東省以36個鎮位居全國第五。
山東省的鎮域經濟有自己獨特的亮點,例如工業基礎雄厚的淄博金山鎮、果里鎮,借助地理位置發展“低空經濟”的李哥莊鎮,還有被譽為“中國白色家電第一鎮”發展家電產業的南村鎮以及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姜山鎮等,借助特殊的發展契機,異軍突起。
鎮域的“絕活”
賽迪將2024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分為“經濟實力、產業能力、消費活力、城鄉合力”四個方面。
細看“2024鎮域經濟500強”名單里的山東省各建制鎮,幾乎個個“有絕活”。
有“山東省第一強鎮”之稱的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在2024鎮域經濟500強榜單中比2023年的第67位上升了8位至59位。
早在2011年,大王鎮的工業銷售收入就已突破千億元,成為全省首個“千億鎮”——當地橡膠輪胎產業,通過村企合作的的方式,探索推進各具特色的共富公司、共富工坊等共富聯合體建設,且開展國際業務,將輪胎發往全球各地。
再比如,位列百強的泊里鎮,是西海岸新區的工業重鎮,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億噸深水大港——董家口港,海上航線通達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1.4萬余家,近3000億元,137個,全鎮市場主體數量,總投資額和集聚青特鋼、金能科技等億元以上項目做出的成績均讓人眼前一亮,形成了冶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優勢產業集群。
臨淄區金山鎮,自2019年至今,連續6年入選全國百強鎮,工業是關鍵。優擴并舉的金山鎮作為化工重鎮,配合完成齊魯化工區擴區,持續做大做強四大主導產業鏈。
各鎮“絕活”專業度高,針對性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鎮域經濟發展格局。由“點”向“鏈”,由“鏈”成“群”,筑牢鎮域經濟發展基礎。
新的增長極
近年來,鎮域經濟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在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看來,“中心鎮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目標,鎮域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是重塑新型城鄉關系,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應有之舉。
眾多的案例已在說明了這種必然。
在榜單中,膠州、平度、萊西這三個青島縣域均上榜,這幾座縣級市連同他們入選的建制鎮,共同證明著鎮域強則縣域強。2023年膠州市經濟總量達到1637.5億,位居全省縣域前列,平度因四大制造業產業成為制造業聚集區。
鄉鎮上聯城市、下接鄉村,在我國經濟的地理版圖里,承擔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小鎮全速奔跑,才能帶領縣域不斷變強。
特別是,鎮域經濟已經成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構筑區域經濟競爭新優勢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黃島區泊里鎮、萊西市姜山鎮等都在不斷進行制造業改革,在自我“升級”中走向縱深。而膠州市李哥莊鎮,則積極把握產業風口,提出發展“新三美”產業,努力把發展的“構思圖”轉化為可見可感的“實景圖”,使鎮域經濟的“短板”變成發展的“潛力板”。
當前,受益于鎮域經濟發展,鎮域由基層治理末梢變為基層服務前哨,鎮域經濟也正步入“千億鎮”引領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對山東眾多的縣域而言,加速發展鎮域經濟,融圈入群成為鎮域經濟再躍升的必選題,無數成功的發展案例已經、正在和即將發生。
山東也需要更進一步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推動城鄉融合,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以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子婷)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