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5月24日召開的青島市算力發展大會上獲悉,青島將完善政策舉措,發布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出臺人工智能和“算力券”扶持政策,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提升算力利用率。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大川在會上發布《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
此外,青島市還將加快提升算力設施能級,推動各類算力中心建設,依托海洋領域唯一國家實驗室——嶗山實驗室科研與大數據資源優勢,構建海洋大模型發展體系,打造青島特色算力名片;深化算力賦能千行百業,建立企業算力需求庫,培育推廣200個左右“人工智能+”典型示范應用場景,打造一批算力應用標桿;促進算力產業開放合作,支持企業、科研機構與國內外大模型企業合作,推動先進通用大模型、優秀行業大模型本地化接入、訓練和商業化部署應用。
算力平臺和產業園區相繼落地
目前,青島超算中心、移動智算中心、聯通智算中心、電信云基地、人工智能產業園等一批算力平臺和產業園區相繼落地,投用算力規模約2300P,構建起電信運營商、專業園區、國有平臺、企業、行業機構等主導的多元算力生態。集聚了中科曙光、創新奇智、以薩技術、極視角等50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問?!鳖A報大模型、海洋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將于近日發布,初步形成涵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全產業鏈條。青島市認真落實“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工作部署,以算力調度服務平臺上線為契機,積極對接國家算力平臺,統籌建設“全市算力一張網”,加快實現多元算力的統一架構、管理、運維、調度和供給,構建算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在會上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算力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重要性不斷凸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算力產業發展,發布《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算力產業呈高速增長態勢,算力規模不斷攀升,算力賦能成效逐步深入。青島市搶抓智算機遇,積極開展工作。為加快智算建設,有序推動我國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她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強化智算資源池,夯實創新發展底座。中國信通院將依托中國算力平臺,促進智算資源供需對接,實現算力資源優化配置和共享;二是建設算力大通道,提升業務支撐能力。加快推進算力網絡建設,提升城市算網能力,支撐算力應用創新發展;三是打造智算生態圈,推進產業交流合作。積極發揮算力產業發展方陣等平臺優勢,深化行業、企業等多層次交流合作,打造產業鏈共同體。
算力調度服務平臺上線
會議現場,舉行了青島市算力調度服務平臺上線儀式,18家算力需求企業與算力平臺簽署合作協議。算力平臺以“讓算力如水電般觸手可及”為愿景,構建“1+4+N”布局的算力供給服務體系,已成功接入青島國實集團、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青島移動、青島聯通、青島電信、青島“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六家算力中心,將實現全市算力資源池的統一納管和編排調度,構筑起新型、高效、智能的算網服務能力體系。
會上,青島市政府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啟動中國算力平臺(青島)城市節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工信部指導下,積極建設中國算力平臺,逐步形成了基礎設施登記、網絡監測、資源匹配等平臺能力,加快打造全國統一算力服務大市場,推進算力資源調度。建設首個城市節點,有利于我市形成完善的算力產業生態鏈,提升算力供需匹配、算力接入調度等服務能力,拓展算力應用領域和范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