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4月汽車銷量增長9.3%,國內需求仍待提振

    5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了4月汽車產銷數據。

    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6萬輛和235.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0.5%和12.5%,同比分別增長 12.8%和9.3%。

    1-4月,汽車產銷分別累計完成901.2萬輛和90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9%和10.2%,產量增速較1-3月提升1.5個百分點,銷量增速較1-3月下降0.3個百分點。

    據中汽協介紹,4月我國汽車產銷環比下降,同比呈現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同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狀態。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汽車市場出口增速大于內銷,國內汽車市場亟需進一步提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信息部主任劉征表示。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占率超六成

    4月,國內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00.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9%和10.5%,同比分別增長15.2%和10.5%;1-4月,國內乘用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765.8萬輛和768.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10.6%。

    在政策和市場競爭的推動下,中國汽車行業加速發展,中國汽車品牌與其他國家品牌相比展示出較高的市場優勢。具體來看,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127.2萬輛,同比增長27.3%,市場份額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

    不過,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增長目前仍主要由出口貢獻。從具體數據來看,4月,乘用車出口42.9萬輛,同比增長35.9%

    值得一提的是,4月,高端品牌乘用車同比增長較快。4月,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35.8萬輛,環比下降15.7%,同比增長11.2%。

    出口持續增長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再創新高,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

    在全球汽車行業,中國品牌的影響力也持續攀升。2023年全球汽車企業銷量榜中,比亞迪躋身全球前十大車企。2024年一季度的全球車企銷量排名中,吉利位列前十。

    4月,汽車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中汽協數據顯示,4月汽車出口50.4萬輛,同比增長34%。

    分動力類型來看,傳統燃油車仍然是中國汽車出口主要的增長來源。

    數據顯示,傳統燃料汽車出口39萬輛,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41.6%;新能源汽車出口11.4萬輛,環比下降8.6%,同比增長13.3%。

    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出口表現更加亮眼。4月,純電動汽車出口8.9萬輛,環比下降10.9%,同比下降2.4%;插混汽車出口2.5萬輛,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1.7倍。

    在當前新能源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成為中國車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路徑。根據中汽協披露的數據,4月,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奇瑞出口量達8.9萬輛,同比增長23.4%,占總出口量的17.7%。廣汽出口增速同比最為顯著,出口達1.9 萬輛,同比增長5.5倍。

    從海外市場來看,一季度,在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中,俄羅斯、墨西哥和比利時整車出口量位居前三,而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為比利時、巴西和英國。

    中汽協提到,“從市場發展看,中國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已經連續 9 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近幾年更取得爆發式增長。2024 年以來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市場占有率穩定在30%以上。新能源汽車出口更是汽車產業的一大亮點,成為中國汽車全球化進程提速的重要推動力?!?/p>

    內需亟待提振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汽車出口的持續增長,4月汽車國內銷量為185.5萬輛,環比下降了15.4%。

    據中汽協數據,4月,乘用車國內銷量為157.2萬輛,環比下降13.2%,同比增長了5.1%; 商用車的國內銷量為28.3萬輛,環比下降25.6%,同比下降1.6%。

    此前,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內需不足問題依然突出,是今年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隨著國內汽車走入“存量”市場,拉動內需還需多端發力。

    不過,利好政策的出臺在業內人士看來有助于促進汽車消費潛力持續釋放。近日,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明確資金補貼范圍和標準,統籌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發展。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汽車消費門檻,與本次實施細則形成政策合力,刺激釋放國內市場需求。

    劉征稱:“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地響應出臺有關配套措施,相信隨著有關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汽車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大創新步伐,不斷推出大量的新車型,都將有利于進一步激發汽車市場的消費潛能,擴大國內市場需求。”

    但在供給端,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車企的盈利能力。

    據中汽協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3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于同期制造業增加值3個百分點,同時完成營業收入22482.5億元,同比增長6.2%。

    但從利潤總額的增幅來看,1-2月我國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86.9億元,同比增長50.1%;1-3月實現利潤總額1039.5億元,同比增長32%,利潤增幅呈現下降趨勢。

    不過,目前汽車行業的經濟效益高于制造業總體,但對汽車行業而言,在內需相對穩定的存量市場,發揮規模效應、著力提升盈利能力或將成為車企未來的發力方向。(記者 左茂軒 實習生 焦文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