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了不起的勞動者|李春花:從農業“小白”到“春花莊主”

    2015年,李春花已過不惑之年。經商多年,她積累千萬財富,卻決定返鄉創業,隨之而來的是父親的暴怒:“我奮斗一生就是為了讓兒孫不再吃種地的苦,你卻要回農村種地,是你太浪漫,還是腦袋搭錯筋?”

    從市民到農民,李春花是逆行者。頂住壓力、懷揣夢想,披荊斬棘,一路生花,九年多時間里,她從一名農業“小白”成長為高級農藝師、農產品主播,并成立了青島九龍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

    ▲2015年起,李春花斥資400萬元承包膠州市九龍山2000畝種植基地

    懷揣一個夢,盤下一座山

    李春花生在農村,長在城市。“小時候干過寥寥的農活,不足以充分感知農事的艱辛?!崩畲夯ɑ貞浾f,曾經的她天真地認為,只要播下一粒粒種子,便可以靜待花開、錢糧歸倉,是妥妥的“門外漢”。

    “農村,比你想象得要苦!農活,比你想象得要累!”“從小沒干過累活,你肯定堅持不了?!睂τ诶畲夯ǖ姆掂l創業,親朋反對聲音不絕于耳。一方面,當時家里經營的企業已有一定基礎,且運營狀況良好;另一方面,城市長大的她難以長期適應農村生活,存在對農業預判過于樂觀的問題。

    經過激烈思想斗爭,李春花決定要“一根筋”地走下去。2015年起,她斥資400萬元承包膠州市九龍山2000畝種植基地,逐步建設21個冬暖大棚,主要種植草莓、葡萄、水果玉米、桑葚、西紅柿、馬鈴薯、小麥、玉米等農產品。

    對她來講,這是夢想,也是責任?!耙恢币詠恚业膲粝牒芎唵?,就是讓人們吃上安全放心且有兒時味道的農產品。”李春花說,很長時間以來,農村有“種啥不吃啥”的說法,這是因為部分農民為了追求高產量和好品相,毫無節制地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農產品安全堪憂。

    帶著種出高質量的農產品的初心,李春花盡管提前做過很多調研和準備工作,但仍然遇到不少令業內人士啼笑皆非的問題。比如:四月給草莓棚蓋棉被,導致棚內溫度過高,一夜爛果;待割小麥遭遇暴風雨,全部倒伏發霉;暴雪壓塌大棚,不知如何自救……真正走進農業,李春花發現它猶如“萬花筒”,紛繁復雜又變幻莫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僅存在于夢想之中。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李春花踏上求學路。每當青島市、膠州市農業部門組織相關技術培訓班,她都會撂下手中農活參加,不斷加強對農作物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三產融合發展等農業技能的學習。

    如今,李春花逐漸從“農業小白”成長為“行家里手”,她帶領青島九龍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走上快速發展之路,擁有了自己的產品商標——“錦花溪”。

    蹚出一條“另外的路”

    采訪中,李春花多次強調綠色安全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爱斍叭杂胁簧俚胤綖榱颂岣咄寥赖纳a力,毫無節制地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崩畲夯ㄕf,如此下去的嚴重后果,早在1962年美國女作家蕾切爾·卡遜出版的《寂靜的春天》就已給出警示:人類用自己制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于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

    “土壤不健康了,種出來的農產品怎么可能健康呢?”近十年來,李春花發展綠色農業、環境友好型農業的初心未改。梳理她發展的眾多農業項目時,記者發現,生態農業占比很大。比如:2018年,李春花與青島市環能站合作開展滸苔、秸稈堆肥和原位秸稈熱氣肥試驗,將基地內的家禽糞便,西紅柿、馬鈴薯、玉米等秸稈,以及大白菜尾菜等廢物利用起來,制作堆肥和酵素返田。她通過試驗增加有益菌群來改善土壤,滿足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

    每個試驗環節,李春花都親力親為?!凹词勾竽耆?,她都堅持到試驗大棚里收集數據。”合作社同事王美立對她的嚴謹工作態度習以為常,在李春花的堅持下,合作社通過原位秸稈熱氣肥試驗獲得一手資料,最終得出結論:施用原位秸稈生物熱氣肥一周后,地溫平均每天提高3—5攝氏度,棚內溫度提高10攝氏度,二氧化碳增加5—10倍。

    “這些數據對于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鼻鄭u市環能站有關負責人介紹,以原位秸稈生物熱氣肥技術在梁家屯農場推廣為例,9畝大棚甜瓜提前15天上市,且增產50%,畝產達到6000斤。

    當下,李春花在綠色生態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在她的種植基地內,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隨處可見,棚內還設置了誘蟲燈、補光燈、黃板等設備,實施無人機植保飛防。

    閑暇之余,李春花還積極向周圍農戶推廣科技種地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機具。在她的指導下,蘋安果農場的200畝蘋果園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15萬元,肥料利用率達到90%以上,年增收可達90萬元。

    ▲李春花(左一)不斷加強對農作物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三產融合發展等農業技能的學習

    “李春花是個熱心人?!变伡偳嘹2创宕迕褚鱿日f,為了引導大家都種出健康農品,她經常帶領科技人員為農戶介紹水肥一體化技術和新型植保無人機的操作原理,提供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果樹修剪、大田托管等服務。在她的幫助下,當地農戶獲得了從農作物播種、澆水、施肥到收獲的全方位專業服務。

    “春花莊主”做出一條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鏈

    “農業不是傳統的第一產業,而是一、二、三產的融合?!崩畲夯ㄕJ為,農業發展要呈現主體多元的特征,這不僅僅是發展的多元化,還有經營主體和模式的多元化。

    九年間,李春花傾注心血打造這片生態農業園,形成了一條集種植、采摘、觀光、研學、銷售等環節于一體的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鏈。21個現代冬暖式大棚里,水果花生、火龍果、百香果、桑葚、膠州大白菜等優質果蔬應有盡有,在這里,李春花的農業夢想正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結出豐碩成果。

    種植、采摘、銷售、研學……李春花每天不停歇,忙碌在農業鏈的節點上,成為當地村民口中的“春花莊主”。“她不但教我們怎么種菜,還幫我們在網上賣菜,現在我們家的年收入能達到五六萬元,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梁家屯村民王新說。

    一部智能手機、一個黑色支架、一臺環形補光燈,這些簡單的設備加上優質的農產品是李春花每天最主要的工作用具?!凹胰藗?,膠州大白菜是俺家鄉菜,幫嫩薄、汁乳白、味鮮美、纖維細、營養好,擁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稱號。喜歡吃膠州大白菜的家人們一定要點擊下方的小黃車,拍一單嘗一嘗哦。”直播3個多小時,4358人觀看,得到點贊7.2萬次,賣出了近萬元的農產品……自2021年以來,運用互聯網思維,借助新媒體平臺,李春花把手機變成新農具、讓數據變成新農資、讓直播變成新農活,把網絡“流量”轉化為致富“增量”。

    在她的短視頻里,工人用鐵锨攪拌禽畜糞污、秸稈制作發酵堆,在大白菜地里徒手抓蟲等場景原汁原味一一呈現。“我想把最真實、最自然的一面展現給消費者,希望他們看到我的視頻時,能夠相信我種植的果菜是安全的、放心的?!崩畲夯ㄕf,通過日復一日的積累和努力,她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認可,單月線上銷售總額最高達到10萬元。

    如今,李春花除了是青島九龍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提起“春花莊主”,很多農戶紛紛豎起大拇哥。一路春花一路歌,李春花步履不停,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另外的路”。

    商周刊/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