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珠峰(600338.SH)一份錯字滿篇的公告,于4月25日在資本市場迅速傳開。即使上市公司及時發布致歉函,但還是驚動上交所和西藏證監局,最終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發布了“予以監管警示”和“采取監管談話”的監督管理措施。
海豚財經發現,這并非西藏珠峰首次因信披問題受到監管關注,早在2021年,時任公司董事會秘書的胡晗東就因信披違規遭到上交所關注。
引發資本市場群嘲后,西藏珠峰對于信披似乎變得更加謹慎。4月25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原定于26日披露的年報及一季報。由于部分事實還在核實,為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披露時間將延期至4月30日。
截至4月26日,公司股價報收8.93元/股,相較2023年高點下挫66.73%。
一份引發資本市場群嘲的公告
董秘的名字,是叫“胡晗東”“胡哈東”,還是“胡啥東”“胡眕東”?在同一份公告中,時任董秘卻出現了四個不同名字,4月25日,西藏珠峰一份錯字連篇的公告,引發了資本市場群嘲。盡管上市公司公開致歉,但仍被上交所監管警示。
這樣的錯誤,出現在西藏珠峰4月19日披露的一則公告中。在這份公告中,西藏珠峰時任董秘胡晗東的姓名出現了多處表述誤差。此外,公司還將“職責”和“責任”打成了“職貴”和“貴任”。
來源:西藏珠峰公告
直到4月25日晚間,西藏珠峰才就上述公告文字錯誤發布致歉公告,并稱錯誤主要原因系“公司工作人員直接拷貝了PDF文件的文字而未進行仔細檢查復核,導致了文中出現多處錯別字”。
一位上市公司證券事務人士告訴海豚財經,整件事情還是屬于上市公司信披內控的問題,按道理來說,董秘是公司的信披責任人,必須在公告發布前完成審核工作。
無獨有偶,上述出現多處文字差錯的公告中,所提及的“王喜兵、胡晗東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信披違規問題。
公告顯示,塔城國際原持有的西藏珠峰3.5億股份(占西藏珠峰總股本的38.25%),于2021年7月13日被國家稅務總局塔城地區稅務局稽查局輪候凍結,且西藏珠峰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遲至今年1月13日才補充披露。監管認為,王喜兵作為西藏珠峰時任總裁、胡晗東作為西藏珠峰董事會秘書,雖履行了一定的職責,但未能保證信息披露及時、公平,違反了相關規定,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4月19日公告中出現多處錯別字,且與證監局發出的監管文書不符,25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對西藏珠峰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上交所表示上市公司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反映出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存在缺陷,公司多份公告中出現低級文字錯誤,造成較大影響。
上交所認為胡晗東作為公司信息披露主要負責人,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責任,故對西藏珠峰胡晗東予以監管警示。
再向前回溯,早在2021年,胡晗東就因信披違規遭到上交所關注。
當年4月21日上交所在“關于西藏珠峰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中表示,公司并未按照規定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執行公開披露的現金分紅方案,影響了投資者的合理預期。同時,公司也未就影響分紅的相關事項及時公告,對風險提示不充分。
由此,上交所對西藏珠峰及時任董事長黃建榮、董事會秘書胡晗東、財務總監張樹祥采取“予以監管關注”的監管措施。
此外,西藏證監局決定對王喜兵、胡晗東采取監管談話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信披違規有“案底”
實際上,西藏珠峰此前已多次因為信披違規收到監管措施。
2023年12月1日,西藏證監局對西藏珠峰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經查,西藏珠峰存在未經審議及披露的關聯交易,2017年度、2018年半年度、2018年度財務報告不準確。因為同一事由,黃建榮、王喜兵、胡晗東、張樹祥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2022年12月29日,西藏證監局對西藏珠峰、黃建榮、胡晗東、王喜兵、張樹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檢查發現,西藏珠峰存在補充協議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相關披露信息未保持持續性、重大合同進展情況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重大會計估計調整未經審議及披露、日常關聯交易事項披露不完整、未及時披露法院環評禁令等六大問題。
2019年10月9日,西藏證監局下發《監管工作函》稱,該局關注到西藏珠峰的第三大股東“西藏信托一鼎證4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鼎證48號”)委托九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證券”)成立了“九州證券九藏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九州證券分別于2019年9月9日至11日通過集中競價累計減持西藏珠峰2100股。對此,未見鼎證48號于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亦未在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后的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予公告。
2017年8月25日,西藏證監局下發《監管工作函》。經檢查,西藏證監局發現西藏珠峰存在以下問題,提示公司關注并整改:公司未對兩項訴訟事項計提預計負債;公司應收賬款組合分類劃分錯誤;年報披露存在多處簡單錯誤。
檢查小組審核該公司2016年年報時發現公司年報披露中出現多處簡單錯誤。如在重大關聯交易事項披露中,關于租賃情況信息披露表格中單位應為萬元,但實際披露金額為元;財務報表附注中關于應付賬款減少4659.57萬元的原因為本期應付承包款項增加及因處置冶煉資產需要償還原欠款所致,但披露數據顯示應付承包款項是減少的,其注釋出現錯誤。
因本次公告引發資本市場群嘲后,西藏珠峰面對信披態度明顯更加謹慎。4月25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原定于26日披露的年報及一季報。由于部分事實還在核實,為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披露時間將延期至4月30日。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近年來面臨股價業績雙殺
年報信息顯示,西藏珠峰以有色金屬礦山采選冶生產為主業,且此前在推進實施鹽湖基礎鋰鹽產品的項目開發。
公司旗下業務包括有色金屬和鹽湖鋰金屬行業。根據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約-1.49億元到-9914萬元,與上年同期約4.12億元相比預計將減少約5.11億元至約5.61億元,同比減少124.07%~136.1%。
西藏珠峰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2023年全資子公司塔中礦業實施了礦山管理模式調整,全面替換了采掘工程承包商,對采選產能造成一定影響;塔中礦業產銷的精礦產品產量同比下降,且部分產品市場價格同比下降;公司的外幣資產的匯率變動造成人民幣貶值,產生較大匯兌損失并計入財務費用。
2023年半年報顯示,西藏珠峰主營礦產品相關的鋅價、鉛價、銅價、銀價較2022年同期,分別變動-26.03%、-6.15%、-10.84%和-0.03%,導致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對公司營業利潤影響較大。
公司也面臨著業績和股價雙殺的局面。截至4月26日收盤,西藏珠峰報收8.93元/股,相較2021年高點50.89元/股下挫82.45%;相較2023年高點26.84元/股下挫66.73%。
來源:海豚財經觀察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