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捷智能)董事長龍進軍榮獲2024年物流技術匠心人物,公司獲得2024年物流技術創新案例、2024年物流技術裝備推薦品牌。
連獲三項大獎的背后,是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動寫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覆蓋范圍廣、技術含量高,必須有大批掌握現代技術、具有創新能力、能夠駕馭高端設備的新型高素質人才隊伍作支撐。
作為一家自有核心技術與產品的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科捷智能在助推工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探索出集新畫像、新架構、新機制等為一體的“三新”人才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高素質人才方陣。
科捷智能研發人員在調試設備
繪就新“畫像”
“我們是一群以追求卓越為驅動力的人,以正直誠信立身,以求實創新為本,秉承客戶至上的理念,以堅實默契的團隊精神凝聚在一起,共創未來、共享價值……”在科捷智能,隨處可見這樣幾句話,傳遞著企業使命、愿景和價值觀。
作為80后科創領域企業家,龍進軍積極響應“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國家部署,帶領科捷智能以卓越的研發能力和深厚的技術積累,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從2014年成立到2022年上市,科捷智能成功入選山東省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獎獲獎項目名單、入選第七批山東省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名單、上榜2023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名單,已擁有國內7家辦事處、海外六大業務區、全球化售后服務支持。
10年發展歷程,讓這家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新人才畫像逐漸清晰、精準。
“在校園招聘層面,我們深化與全國一流高校的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并豐富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以期在源頭上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科捷智能人力行政中心總監郭增水介紹說,在合作過程中,公司特別關注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高校,因為這些計劃旨在培養具備深厚理論功底和卓越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公司積極與這些高校對接,力求在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出具備堅實知識基礎和卓越學業表現的學生。
科捷智能研發人員在調試設備
同時,企業還注重與高校之間的產學研合作,通過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實習實訓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企業注入更多創新思路和技術支持等新活力。
郭增水認為,以上是人才“硬件”,是“冰山以上部分”,還要看人才“軟件”,即“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自驅力、自我形象、自我認知、價值觀、特質和動機等。
為此,公司制定了一整套人才面試流程指引,通過HR和業務面試官的一系列問題了解求職者的“冰山下”的素質,包括: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的優點&缺點分別是什么?請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成長經歷?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如何實現你的規劃?你為什么應聘科捷智能?
企業“未來之星”
此外,公司致力于培養具有事業激情,具有較強的管理自己、管理團隊和管理業績等核心素質能力的行業頂尖人才。其中,管理自己就是要以身作則、善于學習;管理業績即系統性思維、高效計劃與組織、以經營視角解決問題;管理團隊即有效溝通、輔導與發展他人、激勵他人。
聚焦機械、電氣、軟件三大領域的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公司每年以10%的比例招聘“未來之星”,實施“未來之星”培養、新銳培訓等項目,其中碩士及以上人才需求占60%-70%,建立起各層次、各專業人才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梯隊結構。
招聘現場
目前,公司已擁有員工近千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70%,工程師等科研人才占比達60%,特別是人才團隊呈現年輕化、專業化特色,90后占比為60%?!靶沦|生產力多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載體,因此創新型人才傾向年輕化、專業化?!惫鏊硎?。
練就新“骨骼”
2024年伊始,科捷智能的創新成果喜訊頻傳,其中高精度大負載超長行程龍門機器人研發成功,采用層級主從分布式架構,集成大范圍智能調度系統、機器視覺、無接觸傳感探測等先進技術提供高精度,為某新能源隔膜材料無人潔凈工廠提供了全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實現了1.5噸負載長距離搬運。這一產品可用于新能源、輪胎制造等各行業智能制造場景,每年預計為公司創收上億元。
該項目研發就是機械、控制、軟件、算法、視覺、嵌入式等核心技術及管理人才聯合攻關、科技創新的智慧體現。據了解,公司像這樣的創新性產品和解決方案很多,目前公司擁有56項發明專利、173項實用新型專利、63項軟件著作權等。
而激活創新的“最強大腦”正是科捷智能的研發中心。
在內部架構上,科捷智能主要由智能物流、智能工廠、新能源等三大事業部組成,每個事業部像一個小公司,由市場營銷、方案規劃、工程技術、項目交付等部門組成。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和研發體系的逐步完善,公司成立了研發中心,重點引進碩士以上的高層次人才聚力攻關。上述高精度大負載超長行程龍門機器人正是研發中心孫博士帶領項目團隊經過一年半時間研發成功的。
企業研發中心
“如果說研發中心做的是從0到1的產品創新、迭代升級及持續的產品、技術競爭力打造,那么事業部技術部門做的是成熟產品的高效率、高品質應用與交付。”郭增水介紹說,目前研發中心有各類科研人才近100名,三大事業部絕大多數是科研類人才。
為了給“最強大腦”持續輸送智慧因子和創新動能,科捷智能深化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和人才特質培養輸送人才。目前,公司與省內外50所高校建立供需對接關系,并在其中10余所頂尖高校建立就業實踐基地,為企業精準輸送人才。同時,建立青島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匯聚大批行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型研究團隊,成功推動了兩個算法優化項目的落地實施,不僅提升了公司技術實力,還增強了產業發展活力。據統計,公司每年科研投入占比達6%左右。
2023年,科捷智能獲批教育部就業育人實踐基地項目,展示了公司在產才融合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效。
強化新“肌群”
加速奔跑需要強有力的核心肌群產生并傳遞力量。企業的激勵、晉升、創新機制正發揮著這樣的作用。
“公司針對科研人員和項目小組,設立專項激勵,比如針對研發中心設立研發創新激勵、專利激勵,針對事業部設立標桿項目交付激勵、降本激勵等。”郭增水介紹說,對科研管理人才則綜合考慮其專業和管理能力劃分薪酬等級。此外,公司還設立了優秀員工獎、優秀團隊獎、特殊貢獻獎、優秀管理者等靈活多樣的獎勵機制。
拿研發創新項目激勵來說,公司對新產品/新技術給予上市激勵和定型激勵;定型激勵則按新產品/新技術的已交付前3個項目銷售定價的一定比例來計算。
再拿數字化項目激勵來說,公司根據項目的價值收益、能力提升、實施范圍、規劃方案等標準劃分三個等級。
招聘宣講會
對于科研人員和管理人才,公司明確了針對性的晉升評價標準,由董事長、副總經理&事業部總經理、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最終晉升名單和優秀人才推薦。
此外,科捷智能還出臺了改善提案管理辦法,鼓勵員工提出改善方案,針對已經采納的改善提案,質量工藝部與責任部門一起跟蹤推進改善提案實施,并定期公示實施效果,針對暫時不具備條件采納的改善提案,質量工藝部會和責任部門保持溝通,一旦時機成熟可以采納,將會及時進行公示和獎勵。該舉措充分發揮了全員智慧和經驗,增強自主創新改善能力,變“要我改善”為“我要改善”,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活動
“下一步,企業將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精準分析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制定更加完善的招聘策略;同時完善專業技能、管理能力、創新思維培訓,提升人才創變力和復合力;通過內部導師制度、項目實戰等方式,帶動人才快速成長?!惫鏊硎?。
在科捷智能,我們看到了企業科技創新與人才集聚成長同頻共振、一體發力的嶄新圖景,更多創新人才正在成為催生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推動者、見證者,為企業、產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