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到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越來越多的綠色金融資源在綠色低碳領域聚集。記者采訪獲悉,圍繞光伏產業、節能建筑、清潔能源、水治理、氣候投融資等產業,青島金融機構向“綠”而行的創新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從國有商業銀行到股份制銀行,再到地方法人銀行,青島多家銀行機構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大力度支持綠色產業轉型升級,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用金融力量“碳”出一條發展新路徑。
七部門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金融支持。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積極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未來5年,基本構建國際領先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到2035年,各類經濟金融綠色低碳政策協同高效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成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得到更好發揮?!边@是《指導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據了解,《指導意見》明確,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或再融資,募集資金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規范開展綠色債券、綠色股權投融資業務;大力發展綠色保險和服務,完善氣候變化相關重大風險的保險保障體系;壯大綠色金融市場參與主體。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研究豐富與碳排放權掛鉤的金融產品及交易方式,逐步擴大適合中國碳市場發展的交易主體范圍;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利用綠色金融或轉型金融標準,加大對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信貸支持力度。
金融助力能源產業升級迭代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光伏產業正在迅速發展并逐漸成為全球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扒鄭u中行的授信資金支持,高效助力企業拓展光伏產業核心技術及產品的應用場景,不斷推動產品升級迭代,實現產能持續釋放,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作為國內領先的光伏行業高硬脆材料切割設備和切割耗材供應商,企業面向多類高硬脆材料應用場景提供創新型、升級迭代型和優化型產品,支持綠色能源產業加速升級。在了解到企業有資金需求后,青島中行因客施策,通過全面分析光伏應用市場現狀以及生產研發資金需求,以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為導向,加大綠色貸款資金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企業聚焦產品創新研發解除了后顧之憂,為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綠色能量。據悉,青島中行累計建立企業金融碳賬戶20余戶,減碳項目貸款余額逾50億元。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服務這場轉型“硬仗”,綠色金融正在發揮作用。目前,綠色金融創新逐漸落地開花,不少地方試點碳積分、碳賬戶等創新。據了解,交行青島分行與當地“交運北潔”科技環保企業合作,研發環保領域“碳積分數幣兌換、交易”產品,完成數字人民幣在垃圾分類投放后的積分兌換、線上商城消費的應用,形成“積分—數幣—商品—廢品—積分”的應用閉環。交行青島分行創新碳金融數字金融產品,助力綠色城市建設發展。
新基建注入綠色金融能量
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看來,綠色金融不僅要關注“純綠”的項目,也要關注未來可能轉化為“低碳”甚至“零碳”的項目,需要大力研發和推廣“轉型金融”產品。
在青島,一些新基建板塊內的企業,已得到了綠色金融的大力支持。特來電有限公司是中國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控股核心子公司,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截至2023年12月末,運營的充電樁超50萬個,累計充電量262億度,覆蓋360個城市,支持1400余萬輛新能源車充電,實現碳減排2600萬噸,穩居國內公共快充領域龍頭地位。
新能源市場前景廣闊,上下游企業對資金需求迫切。對此,華夏銀行青島分行為其量身打造的產品——特來電滴灌經銷數貸通,將核心客戶特來電自主研發、運維的充電運維網與銀行的產數平臺打通,由核心客戶向銀行實時推送融資人身份信息、經營信息、資金情況等相關信息,并通過上述信息的傳輸及計算分析,進行客戶準入的審批、額度的審核及放款審查、貸后管理工作。
據悉,特來電滴灌經銷數貸通項目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綠色金融、雙碳、新基建板塊業務,核心客戶具有立體的生態場景及豐富的客群。同時,該產品系銀行業首創的、具有極高科技屬性的金融產品,真正做到了用數據了解生態、分析企業、創造價值,創新實踐具有深遠的行業影響力。特來電作為國內充電龍頭,在本產品落地后,將與華夏銀行青島分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C端、上游、市場化等多方面展開合作。該項目在2023年落地,項目預計服務核心企業上下游客戶超過200家,提供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
“貸”動綠色金融生態體系現端倪
資本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助力企業成長的重要力量,是連接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鍵樞紐。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依托總行國內首家赤道銀行的先發優勢和專業優勢,興業銀行青島分行聚焦島城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截至今年一季度,綠色貸款達181.21億元。在相繼落地多筆全國級、省市級首單業務的同時,興業銀行青島分行還積極與聯合赤道等機構,圍繞低碳減排、綠色金融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健全綠色金融生態體系,落地青島市首家碳中和營業網點,獲評青島市金融學會綠色金融相關課題研究三等獎,切身履行“寓義于利”的社會責任。
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著力深耕降本增效賽道,擦亮“綠色銀行”名片,青島銀行也在持續釋放綠色發展動能。記者從3月28日青島銀行發布的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獲悉,在綠色創新方面,青島銀行成為山東省唯一實現中國人民銀行綠色四類創新業務全落地的金融機構,展現了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創新實力;成功發行80億元綠色債券,吸引了全國資金支持區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同時,青島銀行堅持特色引路,打造藍色金融特色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等國際機構合作,順利實現1.5億美元藍色銀團貸款提款,并獲得可持續發展領域國際獎項“保爾森獎”。發行賦能藍色經濟科創票據獲“青島市金融創新獎”第一名。截至2023年末,青島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61.35億元,較年初增長52.11億元,增速高達24.90%,高于全行貸款增速。
種種跡象表明,青島多家銀行機構在綠色金融領域持續探索創新,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生態體系,努力打造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青島樣本”。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