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萬物勃發。3月29日,“見證青島·探訪新質生產力”網絡媒體、自媒體采訪行活動舉行。首場活動由市委網信辦與市委臺辦、市委港澳辦聯合開展。10余位網絡媒體、自媒體大V走進青島元泉食品有限公司、瑞智(青島)精密機電有限公司、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4家臺港澳資企業,通過實地走訪感受已然體現和即將迸發在企業間的新質生產力。
創新驅動,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主導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轉型升級是傳統產業激發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采訪團首先來到的青島元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以生產冷凍面團、冷凍糕點為主的現代化食品生產企業。在該公司的現代化生產車間里,采訪團一行看到各類先進生產設備正在有序運轉,一批批精美的烘焙食品不斷地從生產線“走”下。據了解,該公司引進全自動面包、蛋糕及酥類產品生產線,實現全程自動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年產能達400噸。
通過產品研發系統的不斷創新,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培育,元泉食品國內外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產品已遠銷至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據青島元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星憲介紹,公司發力產品研發創新,成立專項研發部門,從臺灣等地聘請資深技術顧問,引進先進技術和理念,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確保產品始終領先行業先進水平?!斑@個面包我吃過,生產制造過程竟然如此智能”,采訪團對元泉食品有限公司的先進設施和產品創新表示贊嘆。
在瑞智(青島)精密機電有限公司探訪期間,采訪團見證了青島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深度融合。該公司專注于研發和生產空調壓縮機及其精密配件。近年來,公司發力智能制造,通過技術改造、增資擴產、模式創新等實現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青島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在瑞智(青島)精密機電的生產車間里,采訪團們看到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著高精度的機床和檢測設備,一件件精密的零件在他們手中誕生。據瑞智(青島)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周強介紹,該公司注重工藝提升,每年都投入專項費用用于技術改造,累計擁有專利數量300余件。2021年申請設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工作站”,為企業產品研發注入強大動力,生產的產品已經完全具備高效化、靜音化、小型化、應用多元化等優質特點。增資擴產的300萬臺壓縮機產能項目,使用了行業內最先進、效率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年總產能可達1200萬臺。該公司2023年度年營業額達14億元,榮獲“2023年度經濟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
采訪團對瑞智(青島)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的創新能力和發展前景十分關注。自媒體大V“飛魚Tech”認為,該公司的成功經驗為青島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打開了無限想象空間,具有借鑒意義。
科創引領,新興產業加快蓄能成勢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天然載體和主導力量,新興產業是城市進階的重要支點。在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采訪團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下,青島臺港澳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家獲得國家工信部人工智能平臺揭榜掛帥企業、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鏈鏈主,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開創了國內首個AI算法商城,已匯聚國內2/3的計算機視覺開發者。公司自主研發開發推理平臺,兼容80%以上國產化芯片,實現國產化算力底座替代,解決行業“卡脖子”技術。通過不斷降低算法開發門檻、提升開發效率,促進算法快速部署與行業場景落地,現已開發出超過1500種圖像識別算法,覆蓋300余個行業,為市城市管理局、華潤集團、國家電投等超3000家政企客戶提供服務,真正做到賦能百業。
該公司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聯合打造的交通違法審核系統,實現了基于AI算法對非現場違法圖片進行廢片高效精確剔除,準確率高于95%,將人工審核效率提高3倍以上。采訪團一行紛紛點贊極視角另辟蹊徑做廣各行業應用場景,為青島各行各業擁抱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撐的創新實踐。自媒體大V“兔兔的一天到晚”表示,作為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鏈鏈主,極視角“聚鏈成群”吸引更多的產業資源,已然發揮出強大的牽引作用。
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陳碩介紹,極視角科技未來將從本地開放出大量的原創AI場景,向全國進行推廣,打造算法“made in青島”模式,實現在人工智能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首發首用,助力青島人工智能應用高地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這一點在新興產業上體現得最為明顯。采訪團最后一站來到的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前沿核心技術的高科技智慧能源工業物聯網企業。該公司致力于為能源行業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據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CEO陳小燕介紹,該公司青島基地已為國內百余家著名礦業廠家及礦用機械裝備生產廠家配套,產品遍布全國各地,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多年位居國內第一名。其中,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高壓變頻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公司將研發視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積極探尋前沿技術,不斷開拓新領域、新市場,穩步投入研發費用加快研發,與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簽訂產學研協議,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加速技術的轉化和應用。在自媒體大V“TECH百曉”看來,“科技創新的堅持和探索,無疑是該企業能夠取得顯著優勢和成果的直接助力”。截至目前,公司擁有有效專利2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軟著100余項,公司參與及主持國家、行業、團體標準30余項,擁有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省市級創新平臺。
向“新”而行 共享城市發展新機遇
新質生產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性,正成為推動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而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一流的營商環境。近年來,青島市聚力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企業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吸引了眾多臺港澳企業來青投資。無論是以青島元泉食品有限公司、瑞智(青島)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臺資企業,以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港資企業,還是以極視角科技為代表的澳資企業,都在融入青島發展大局,發展新質生產力、振興實體經濟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也給予了臺港澳企業相應的政策支持。堅持精準服務,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在夯實服務臺港澳企業基礎、廣泛宣傳惠臺政策措施、優化政銀企協合作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融合發展見行見效。據了解,2023年青島持續開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務”進臺企等系列活動9次,向臺企臺商宣傳推介上級和有關部門出臺的助企紓困、減稅降費政策,惠及臺商代表300余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協調金融機構累計為全市150余家臺港澳企業提供融資授信額度70多億元,實際用信超53億元。正如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CEO陳小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言,“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稅收減免、財政補貼、貸款支持等,減輕了企業負擔,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是公司發展的堅強后盾?!?/p>
從春天出發,向“新”而行。通過此次探訪,采訪團感受到了青島臺港澳資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的強大活力和巨大潛力。通過企業的不斷創新和升級,青島正在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和新興產業的培育,以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記者 王鳳一/文 黃光麗/圖)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