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既是消費者的維權日,也是金融消費者風險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
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平穩發展,消費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消費金融也以更加深刻的方式嵌入人們多元化的生活場景中。在金融市場日益復雜、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大背景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每一個新興領域的崛起,都伴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挑戰。金融業也不例外,隨著數字化浪潮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品類繁多的金融產品在提升了消費者獲得感的同時,增加了消費風險的辨識度;越來越便捷的金融服務渠道,給“一老一小”等弱勢群體帶來欺詐風險和數據安全問題;更別提花樣頻出的各類金融詐騙、“假信托”“基金虛假宣傳”“理賠無門”“虛假借貸”等層出不窮的金融消費騙局,給消費者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梢哉f,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事關國計民生,關乎國家金融體系安全。
對于金融行業而言,安全底線不可逾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金融工作中最貼近人民、與人民聯系最為緊密的領域。應以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金融安全意識、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為目的,宣導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投資理念,推進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和獲得感,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和尊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也表示,將構建“大消?!毙赂窬?,奮力推動金融消保工作邁上新臺階。
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既是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在需求,也是金融業和經濟社會長遠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石。
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金融消費者依法享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財產安全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敬權、信息安全權等八項基本權利;同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金融監管總局,統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納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和投資者保護職責,這項改革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0月,《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再次強調要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12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消費金融公司將在新規指導下更加合規經營展業,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消費金融服務……一系列政策緊鑼密鼓地出臺,極大提升監管質效,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權益保護服務。
進入2024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力度一直在持續加大,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體制機制也在進一步完善。除此之外,加強消費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也在各類宣傳、活動中有序開展。金融消保工作,既是生產力,也會創造價值,需多方發力,才能更好地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
金融消保,不止“3·15”!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