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家中“大塊頭”要換新 廢舊家具將去往何處?

    今年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要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要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與家電、汽車等行業不同,大型家具換新面臨“搬運難、處理難、回收利用附加值低”的問題。家里的“大塊頭”要換新,到底何去何從?現在又有哪些積極探索與嘗試?來看記者的調查↓↓↓

    二手家具市場需搭建一站式平臺

    在隨機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的家具“以舊換新”問題,都在舊家具的處理環節。

    居民 陳女士:有時候想換新家具,一想到還要處理家里的床、沙發,太麻煩了,所以就一直拖著沒換。

    那么,家里的大件家具都有哪些處理方式?根據北京市統計局近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3000多名參與調查的市民中,有11.1%的被訪者2023年產生了廢棄大件家具。除了贈與他人和改造再利用外,有46.5%的人選擇賣廢品。

    關于市場化的收費標準是如何界定的,記者找到了一家回收公司。

    家具回收公司負責人 朱明行:我們收費構成主要是三大塊,第一塊是工人搬運費和拆裝費,第二塊費用是車費,還有垃圾費,整個的費用像一米八的床,我們給客戶收費是在200塊錢左右。不同地區,各地的運輸成本人力成本的差異化,所以價格會有差異。

    朱明行說,也有一部分成色好的、有品牌的家具他們會付給用戶費用,再把這些家具送到二手市場轉賣。跟著他,記者來到了一家二手家具市場。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中實木類的、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二手家具相對暢銷。

    朱明行告訴記者,這家二手市場有大大小小的公司上百家,這兩年二手家具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嚴峻的“價格戰”中,部分公司的經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北京家具回收公司負責人 朱明行:最近我們也一直在關注國家出臺的一些相關政策,我覺得對于行業的信心來說是有比較大提振的。未來一定要以服務換市場,也會抓住互聯網的工具,更多去開拓一些線上的市場。

    采訪中不少商戶都表示,如何找到客戶是個難題。一邊是消費者以舊換新的家具“出不去”,一邊是僅憑單個商戶的力量,巨大的需求“難挖掘”。這個行業堵點要如何打通?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屠祺:我們可能需要打通這樣一個平臺鏈接的作用,能夠撬動行業當中一些頭部企業,打造一個物聯的全產業鏈回收的平臺。

    家具回收再利用可形成完整鏈條

    不久前,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通知中提出,要完善回收網絡規劃布局。面對大件家具難處理的問題,一些地區已經有了一些先行先試的做法,建立了從社區到街道再到區縣的三級回收網絡。

    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家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里,一臺兩層樓高的自動化破碎設備正在運轉。2023年有19萬件廢舊沙發、桌椅等大件垃圾都在這里被分揀破拆處置。

    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副經理 趙紀:原先熟練工人兩個人拆一件沙發需要20分鐘左右,目前有了機械化拆解設備,每個小時的處置能力在100到120件左右,分揀的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在這里,大件的家具不僅得到了高效處置,還能成為可利用的再生資源。記者看到,家具中的鋼制材料正通過磁選系統被篩選出來。

    總臺央視記者 楊曜語:這些鋼絲還有木屑,就是從這些難處理難利用的“大塊頭”家具中破碎拆解出來的。工作人員說,經過精細化分類,鋼絲可以送往下游的鋼鐵廠,木屑可以送往木材廠進行資源化再利用。一噸木屑可以節省0.6至0.8噸原木材使用。還有一些不可回收的廢木頭、皮革、海綿的混合品,可以送往發電廠進行能源化再利用。

    在分揀中心的智慧大屏中,大件垃圾處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被清晰地展示出來。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海淀區已經設立了29個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今年通過中轉站回收的訂單已經有兩萬件,這些中轉站也成了“社區家門口”與分揀中心之間的橋梁。

    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副經理 趙紀:這個中轉站實現了對轄區內50個小區的連接和覆蓋。

    記者來到海淀區的一處小區,看到居民可以把自家廢棄的家具投放到小區設置的大件垃圾交投點,垃圾的處置費用由政府承擔,不需要額外付費。如果居民家里的家具不方便搬運,他們還可以使用手機上的小程序,選擇付費上門回收。

    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和城市化快速推進,居民的消費習慣、居住條件都在發生快速變化,大件家具的回收問題也是近幾年才逐漸凸顯出來。雖然整體的布局和規劃還不夠完善,但是各方也都在努力當中。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 劉建國:國家出臺的文件當中明確,要把回收網絡納入政府相關的規劃當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用地方面的保障,這個問題如果能解決的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件垃圾回收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未來可能家具的生產商銷售商,逐步也要承擔大件垃圾的回收責任。

    “換新+回收”模式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2023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再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為了響應國家一系列部署,一些地區和企業在換新方面又有哪些舉措呢?

    近日,上海啟動了“迎春消費季”,活動將持續到四月底。各重點商圈將在活動期間聚焦汽車、家電、家具家裝等重點品類,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活動。

    上海市民 谷先生:現在活動比較多,家電包括家具都便宜,以后可能要換。比如我要買個床,便宜幾百塊那都是好的。

    在一家家具商城里,沙發、床墊、衛浴用品等多個品類都推出了“以舊換新”的新活動。不僅購買有補貼,商城還提供上門拆舊服務。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他們已經逐漸形成了從“脫舊”到“拆舊”再到“換新”的服務體系搭建。前端家具回收的暢通,才能更好地讓消費者放心購買新的產品。

    家具企業負責人 朱家桂:從用戶信息的收集,到物流服務商的上門回收,到拆解,再到最后換新的補貼,和上游的工廠、下游的商戶,通過在全國幾個主要城市試點,已經跑通了一套完整的流程鏈路。

    專家表示,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需要產供銷、上下游、政企民協同聯動、綜合施策。也需要生產、銷售等多環節、全鏈條的多家企業深度挖掘自身資源,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更加便捷的程序環節設計來推動以舊換新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鄒蘊涵:本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推動高品質、更節能、更安全的耐用消費品加速普及進入日常生活,為今年消費增長提供充沛動力。(總臺央視記者 岳群 丁雅妮 楊曜語 黃寶池 吳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