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到山東過大年”何以帶火鄉村游

    2月24日元宵佳節,淄博紅葉柿巖旅游區面向全國游客全天免門票。“龍年第一漂”高空漂流清涼刺激,煙火村3000盞燈組燈火如晝,千年絕技非遺打鐵花、致敬四大名旦元宵戲劇表演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當天吸引8000余名游客共慶元宵。紅葉柿巖這個鄉村旅游后起之秀,在不久前的春節黃金周憑借“柿巖村潮中國年”活動攬客9.72萬人,其中83.3%客源來自城市。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到山東過大年”有一個新變化:城里人更樂意去鄉村過大年了。以鄉村為主體的縣域,作為山東年節民俗文化“聚寶盆”,成為吸引城市客源的巨大“磁石”,有效帶動春節旅游市場城鄉互動。春節全省重點監測的28家鄉村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32.6萬人次,實現營收14378.7萬元、門票收入2345.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8.6%、153.4%和105.3%,鄉村“年味經濟”火起來了。

    “到山東過大年”為什么能引爆鄉村游?科學謀劃領先一籌。農歷臘八這一天,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在全省16市同步啟動,拉開了為期近兩個月的鄉村文化盛宴,并在春節假期迎來了活動高潮。全省各地古村古鎮年味十足的鄉村民俗、新春廟會、文化市集、非遺展演喚起人們濃濃的鄉愁;老字號、坊間手造、特色農產品激起游客強烈的購買欲。尋年味、覓鄉愁、買年貨本就是春節的文旅消費需求,散布在齊魯大地上的縣域鄉村,恰逢其時成為游客精神和物質上的“供貨站”,點燃“年味經濟”勢在必得。

    那么,鄉村吸引城里人趕去過大年的流量密碼是什么?首先是活動組織嚴密,省市縣鎮村五級聯動,充分調動鄉村文旅資源,各具特色的年俗風情、傳統懷舊的民居宅院、土法烹調的農家年菜等有別于城市的過年元素,成為游客到鄉村尋找記憶中年味的原動力。其次,在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期間,全省各地豐富的鄉村節慶習俗游、非遺體驗游、古城古村游、新春田園游、民宿歡聚游產品供給,也讓游客“有得玩、樂于玩”,做好了在地民俗文化的活化和轉化“文章”,將年節文化的吸引力轉化為客流量和消費力。

    另外有數據顯示,我國73%以上非遺項目保存在傳統鄉村,鄉村是非遺保護傳承的根基。作為非遺文化的物質載體,與過年有關的非遺手造最能牽動人們的鄉愁情結和消費需求。記者采訪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時,在“禮遇泰安”展廳看到,泰山皮影、肥城桃木工藝品、聶氏銅器等400余款產品源于縣域,春節期間作為賀年禮銷售走俏,2023年第四季度及春節假期前后累計銷售5萬元,同比增長43%。

    紅紅火火的鄉村“年味經濟”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可以說,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的“下沉市場”,其消費人數占國內全部消費市場的2/3,特別是鄉村旅游,具備很大的開發空間與潛能。而且,山東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優勢明顯,有3500多個鄉村旅游點,有的鎮域旅游資源豐富,實現全域發展。今年,山東計劃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支持有條件的區域整體連片開發,保持鄉土風貌、傳承鄉村文脈,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彰顯特色、改善環境,打造不少于10個民宿集聚區、20個精品文旅名鎮和4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鄉村游市場發展未來可期。(記者 唐曉寧)

    來源: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