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債牛行情下稀缺品種隱現 國開債“一票難求”

    在當前債券牛市行情里,國開債似乎成為“稀缺品種”。

    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現在很難在二級市場輕松買入國開債。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國開債收益率高于同期國債,令持有者不舍得拋售,二是想加倉國開債的投資機構日益增多,畢竟在當前各類債券收益率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國開債相對較高的收益率能起到增厚收益的作用。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0年期國債交易活躍度明顯高于同期國開債。比如2月26日當天,10年期國債在二級市場的成交筆數較同期限國開債高出逾8倍。

    “事實上,國開債變得如此緊俏,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開債-國債的利差持續走闊?!鄙鲜鏊侥蓟饌灰讍T指出。

    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起,10年期國開債與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利差水平從3.11個基點持續擴大,截至2月27日收盤時,兩者的利差水平已擴大至約18.6個基點。

    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在穩匯率和防范資金空轉等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對短端資金持續審慎,銀行間資金持續偏緊,波動性抬升,造成當前10年期國開債與同期限國債之間的利差持續走擴。

    “這反而令國開債受到各路資本青睞。因為在不同信用評級情況下,持有國開債的利息收入較持有國債高出不少,對秉承持有到期策略的投資機構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但對國開債持有機構而言,是否逢高拋售又是一大挑戰?!币晃还蓟鸸淌疹愘Y產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這也導致當前國開債交易活躍度持續回落。

    記者獲悉,當前國開債“一票難求”的另一個不容忽視因素,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開債發行量大幅同比回落,導致二級市場的國開債“供給”相應減少。

    國開債“緊俏”

    “沒想到國開債變得如此難買?!边@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道。2月27日當天,他看到市場曾出現數單國開債賣盤,但他還沒來得及詢價,這些國開債就被其他機構迅速買走。

    記者了解到,這背后,是國開債的配置價值日益增加。

    楊業偉指出,當前銀行間資金利率仍較高,收益率曲線仍較為平坦,伴隨央行降息等寬松貨幣政策落地,以及財政存款釋放,資金利率有望繼續下行。就配置角度而言,當前10年國開債與國債的利差水準已處于2022年以來的47%分位數水平,因此10年國開債存在一定的性價比;就交易角度而言,伴隨10年國開債發行量抬升、國債交易熱情隨之下降,10年國開可能重新代替國債成為最活躍品種。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國開債的交易活躍度卻在持續回落。

    德邦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換手率從2023年10月初的20%左右,已經升至目前的50%附近;相比而言,10年國開債換手率從2023年10月初的7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不足10%。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國開債交易活躍度之所以如此低迷,一方面是近期國開債供給明顯減少。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底至今,國開債發行總額僅有4628億元,同比減少2474億,降幅約為35%,而供給減少令國開債直接成為債券二級交易市場的“稀缺品種”;另一方面是國開債較國債的利差水準持續擴大,越來越多國開債持有者不舍得“逢高賣出”。

    拉久期要收益收效甚微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國開債“一票難求”的背后,是當前債券市場資產荒正呈現一種新景象,即收益分層幾乎消失。

    具體而言,當前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的眾多城投債、產業債與金融債收益率跌破2.8%,令彼此原有的收益分層狀況蕩然無存。

    比如在規模逾10萬億的城投債里,約70%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的城投債收益率已低于2.8%,這是2016年以來不曾見過的狀況。與此同時,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產業債與金融債也出現普遍的低收益率狀況,彼此的利差相當接近。

    “這種收益分層消失狀況顯得不同尋常。即便在此前多次債券市場資產荒格局下,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的城投債等品種也存在一定的收益率差距?!币晃毁Y管機構固收類交易主管指出。如今大量不同類型不同期限不同信用評級債券收益率均跌破2.8%,直接導致眾多債券交易獲利策略逐步失效。

    在他看來,原先面對債券市場資產荒或債券收益率整體回落狀況,投資機構普遍采取拉久期、加杠桿、信用下沉等策略博取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但如今,資產新規令機構的杠桿投資倍數受限,而不同信用評級債券收益率普降令信用下沉策略的相應收益率縮水,今年以來不少投資機構一度采取拉久期要收益策略,但隨著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跌至2.389%與2.539%,較1年期國債的利差水平大幅收窄至63.7個基點與78.7個基點,拉久期要收益策略也變得收效甚微。

    部分投資機構擔心,若債券市場收益分層消失狀況持續,或令不少債券失去配置吸引力,或導致機構大幅度調倉,或影響債券市場運行穩定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