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時政長鏡頭丨筼筜回響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017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曾這樣介紹他工作過的城市。

    昔日黑臭的筼筜湖,蝶變為今日廈門的“城市會客廳”。人們很難想象,白鷺齊飛碧波蕩漾的筼筜湖,曾是廈門的“瘡痍”,危及廈門“海上花園”的聲譽。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廈門城市發展向海要地,筑堤圍海造田,位于廈門島西南的筼筜港成了筼筜湖,城市污水的大量排入,導致飛禽魚蝦一度絕跡。

    “筼筜湖何時不再黑臭?”市民群眾的呼聲,引起了時任廈門市常務副市長習近平的高度重視。1988年3月,習近平主持召開“綜合整治筼筜湖”專題會議,打響了廈門治理環境污染的一場大硬仗。

    就在這次會議中,習近平提出了20字治湖總方針——“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p>

    30多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遵循習近平提出的治湖方略,落實落細20字方針,歷經多輪整治,筼筜湖之變成為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廈門履職期間,習近平牽頭制定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首次將“生態環境問題”設專章列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強調“保護環境至關重要”。

    今天的廈門,城鄉處處如筼筜湖般,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