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企業家(專家)新年經濟發展研判” | 劉曉曙:服務實體經濟低碳轉型將為現代金融企業創造新的增長點

    2024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經歷了2023年“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經濟復蘇過程,2024年經濟復蘇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從2023年經濟弱復蘇轉為更穩定的增長。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認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國經濟將持續恢復向好,增長動能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但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較多等困難挑戰。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經濟工作“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政府將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循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重點發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在多省市公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普遍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含)以上,不僅體現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方針的決心,也展示了政府有能力、有條件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信心,例如山東省和青島市分別將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和5.5%左右。

    為積極應對各類環境問題,2020年我國明確提出“雙碳”目標,并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202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再次強調要“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雙碳”目標下,我國實體經濟面臨低碳轉型的深刻變革。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現代金融企業也需要做出轉變以適應新的形勢變化。對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現代金融企業來說,一方面,綠色低碳轉型的資金需求量巨大,加大對綠色低碳的服務力度不僅是監管部門的要求,也是商業銀行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不論是綠色技術創新還是高碳企業低碳轉型都存在一定的市場不確定性,商業銀行要積極應對低碳經濟轉型所帶來的金融風險。

    金融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既要積極支持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純綠”的綠色產業或綠色項目,也要為碳密集型企業的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資金支持。前者是傳統綠色金融的發力點,后者則要主要依賴轉型金融的支持。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28.58萬億元,同比增長36.8%,居全球首位;境內綠色債券市場余額1.98萬億元,居全球第二,為推進綠色產業發展貢獻了力量。但與高碳行業低碳轉型需求相耦合的轉型金融仍處于探索之中,轉型金融創新及其支持力度距離轉型金融的實際市場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未來商業銀行要加大對轉型項目或活動的金融支持的力度,對“兩高一?!毙袠I堅持“有扶有控”的差異化授信策略。當前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編制轉型金融目錄,商業銀行可以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為指引,及時調整對高碳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項目的信貸政策、風險管理、激勵約束等,促進其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積極推進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根據不同行業和企業的轉型需求,設計差異化和多元化的轉型金融工具。此外,商業銀行在支持經濟低碳轉型的同時,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高碳企業的低碳轉型往往面臨較大的退出風險,商業銀行在開展轉型金融業務時應加強轉型風險防控,定期對所投資轉型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評定,定量分析其對轉型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并評估轉型金融風險。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