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黎元為先。
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始終把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斗目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民生”二字宏大而抽象,于細微之處見真章。近年來,青島市在民生領域持續發力,一件件民生實事扎實落實,一系列惠民政策高效出臺和實施,讓百姓真切感受到了青島的發展有“速度”、民生有“溫度”。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3年以來,青島先后出臺穩就業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行動方案、優化調整穩就業11條、新就業形態意外傷害保險補貼等“一攬子”政策,在促就業、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上取得顯著實效。青島2023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8萬人,比上年增長0.9%,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5.1%。
收入是民生之源。青島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61元,比上年增長6.0%。值得一提的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51元,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6元,增長7.3%,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2.21,比上年縮小0.05,這意味著青島的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當前,青島市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三項基金收入規模達到585.6億元,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24.2萬人,基本實現“應保盡?!?。醫保參保人已超過938萬人,比去年增加了21萬人,職工參保人門診就醫報銷限額由每人每年1120元提高到1700元;在基層醫療機構門診就醫實行零起付線,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75%;不斷擴大報銷藥品范圍和簽約醫療機構范圍;自2020年以來未上調居民參保人個人繳費,財政補助人均每年遞增30元,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全省最高,比省平均水平高出6個百分點……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薄耙獔猿忠匀嗣駷橹行?,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p>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是青島在民生保障特別是在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中孜孜以求的原則和目標。圍繞幫扶就業困難人員,聚力實施城鄉公益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兜底安置城鎮大齡失業人員、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就業困難人員5.05萬人,實現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此外,青島還在全市范圍內精心打造了500個“就享家”樂業服務站,對失業人員提供集失業登記、政策推介、就業指導、崗位推薦于一體的全鏈條就業服務。
根據青島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關于提高我市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青島市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實現再提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整為:七區三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1115元,增幅6.7%。
自2020年以來,青島連續7次提高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標準,這一連串上升的數字不僅見證了一座城市在為民謀福祉道路上的堅實步伐,更流淌出這座城市對廣大困難群眾溫暖而真摯的關懷之情。
一項項惠民政策的出臺,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實,都是青島傾力書寫的民生答卷。2024年邁向新征程,青島將繼續從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入手,把民之所盼作為政之所向、民之所需作為政之所為,完善制度機制,全力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用“民生溫度”托起群眾幸福生活新高度。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孫夢
責任編輯:李雯 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