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社科院金融所:新“三駕馬車”呈現復蘇跡象,要用好用足降準降息空間

    “國家資產負債表重塑將成為決定本輪經濟復蘇進程的主要邏輯,也代表了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從居民、企業和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修復的角度看,以發展型消費、民間投資和地方政府活力為代表的新‘三駕馬車’呈現復蘇跡象?!?月29日,社科院金融所宏觀金融分析團隊在以“展望2024:以進促穩 穩健前行”為主題的《中國宏觀金融分析2023年第四季度報告》(下稱《報告》)中表示。

    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張曉晶在發布會上表示,新“三駕馬車”擴張速度盡管不如過去快,但仍然在擴張,未來如果繼續發力,將會帶動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相對持續的較快增長階段。

    對于2024年,《報告》預計經濟增速有望實現4.8%~5.0%。需求復蘇帶動物價溫和回升,預計CPI和PPI同比增速約為1.0%~1.5%和0.5%左右。中長期信貸需求改善和財政政策總量擴張支撐社融回升,預計社融增速為10.0%左右。

    “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宏觀政策應延續擴張基調,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報告》表示。

    《報告》還預計,2024年A股或將迎來較大反彈,場外配置型資金預計將逐步入場,原因包括當前A股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人民幣匯率升值(2024年底有望升破7)吸引跨境資金流入中國;外部資金投資中國符合資本逐利的本質特征等。

    新“三駕馬車”呈現復蘇跡象

    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員曹婧代表《報告》做中國宏觀金融部分分析時表示,在判斷本輪經濟復蘇的前景時,我們傾向于采用新“三駕馬車”分析框架,是因為他們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中長期的增長動能。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宏觀杠桿率全年上升13.5個百分點,從2022年末的274.3%上升至287.8%,上升幅度超過了2022年,并表示名義經濟增速放緩是這一數據矛盾的主要原因。

    分部門來看,居民杠桿率上升了1.3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增幅分別為1.4、0.2、0.3和-0.6個百分點;企業杠桿率上升了6.9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增幅分別為6.3、0.8、1.1和-1.3個百分點;政府杠桿率上升了5.3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漲幅分別為1.1、0.5、1.6和2.1個百分點,其中地方政府杠桿率上升了3.2個百分點。

    《報告》稱,居民資產負債表開始修復,主要表現為存款淤積減少和消費意愿回暖,預防性儲蓄向消費逐步轉化。2023年四季度,居民存款累計同比少增2.4萬億元,預防性儲蓄需求開始弱化,受促消費政策發力顯效、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穩增長以及雙節假期文旅需求旺盛等因素提振,居民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支撐消費恢復向好。

    “發展型消費回暖成為消費復蘇的一大亮點,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發展型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6.4%,增速快于生存型消費?!薄秷蟾妗繁硎?,同時消費復蘇的隱憂在于消費者就業信心指數持續低位運行。消費者信心指數自2022年4月斷崖式下滑以來,未有明顯起色,說明社會預期偏弱仍是經濟回升向好面臨的主要挑戰。

    企業資產負債表修復的一大亮點是民間投資活力有所增強?!秷蟾妗凤@示,民間投資活力增強體現在民營經濟景氣度提升,2023年統計樣本以沿海地區出口導向型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財新制造業PMI回升至50%以上的擴張區間,且在多數月份高于官方制造業PMI,顯示民營制造業生產經營復蘇相對較快。

    地方經濟方面,《報告》稱,當前地方經濟恢復活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各地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業態。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既能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助力經濟復蘇向好,還會增加文旅類融資平臺經營性收入,提高自身盈利和償債能力。

    “以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旅游為代表的文旅消費旺盛,是地方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成功典范?!薄秷蟾妗繁硎荆胤秸趦灮癄I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更加積極有為,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生態。

    《報告》還指出,考慮到地方政府普遍為債所困,疲于應對償債壓力而無暇發展經濟,中央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地方政府修復資產負債表,給地方“松綁”,激發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積極性。

    用好用足降準降息空間

    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偟膩砜?,2023年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爱斍巴獠凯h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報告》認為,隨著擴大內需和穩定預期的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復蘇內生動力逐步增強,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有望實現4.8%~5.0%。并表示,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宏觀政策應延續擴張基調,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一方面,短期內多出有利于穩預期、強信心的政策,助力微觀主體修復資產負債表,穩中求進;另一方面,中長期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以進促穩。

    對于財政政策,《報告》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財政擴張力度是影響2024年經濟復蘇形勢的關鍵因素,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注重政府債務和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報告》強調。

    對于貨幣政策,《報告》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用好用足降準降息空間。2024年中美貨幣政策周期由背離轉向同向,客觀上有利于增強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寬貨幣政策發力空間。降息降準的同時,要積極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結構上注重新增信貸均衡投放。

    央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外溢性將朝著壓力減小的方向發展,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差處于收斂,這樣一種外部環境變化,客觀上有利于增強中國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

    當日,潘功勝宣布將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皩⒗^續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流動性投放工具,為社會融資總量及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迸斯俜Q。

    對于2024年資本流動,《報告》預計FDI有望重新凈流入,證券投資凈流出也可能明顯緩解?!?022年第二季度起,流入中國的FDI規模持續顯著下降,但不宜被過度解讀為外資的大規模撤回?!保ㄓ浾?李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雯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