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發布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2023年9月,青島市審計局公告了青島市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情況,公布了審計查出問題清單。日前,青島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關于青島市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審計整改報告》)。

    為推動這些問題整改,根據加強協作聯動、深化貫通協同、切實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的相關要求,我市召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專題會議,部署整改任務,壓緊壓實整改責任,嚴明整改標準和時限要求,確保整改抓實、抓細、抓出成效。截至2023年10月底,問題清單中要求立行立改的150個問題,有149個整改到位;要求分階段整改和持續整改的71個問題,有31個已整改到位,其余問題均已制定整改計劃或具體措施,正在有序推進。

    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初步形成

    市委審計辦、市審計局將問題清單中的79項221個具體問題,全部納入整改范圍,向9個區市、42個部門單位印發整改通知,明確落實整改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推進全面整改。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室會同市審計局對10個部門單位開展審計整改跟蹤監督。市審計局對17家市屬企業資本運營績效情況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專項審計,推進專項整改。市委審計辦將審計項目整改情況直報市委審計委員會,直通直達、頂格推進;協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動態開展審計整改“回頭看”,對整改難度大、涉及問題復雜的事項進行重點督辦,建立督審聯動工作機制,聯動共促、對賬銷號。完善整改督辦檢查、深化審計整改等制度,形成以審計監督為起點、以案件查辦為切入點、以主體責任落實為落腳點的工作機制,全市上下推進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三位一體”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初步形成。

    推動政策措施制定更加精準

    聚焦發現普遍性、行業性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推動行業主管部門深挖機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提升行業系統治理能力,推動惠民惠企等政策落地落實,更好發揮政策帶動作用。一是助推惠民政策落地。如,推動文旅部門研究制定我市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促進文旅行業獎補政策落地,助推文旅消費全面升級;推動有關部門優化辦理流程,發放政策明白紙,舉辦政策宣講會,推動政策落實,新增發放新就業無房職工補貼114人30多萬元,讓更多符合補貼政策條件人員享受優惠。二是助力惠企政策落實。如,推動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我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減少企業申報環節和申報材料,提升監管審核效能,助力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有關部門單位采取優選擔保機構、完善部門協作等措施,落地我市首筆“政銀擔”匯率避險增信服務業務。三是推動行業政策更加精準。如,推動財政部門制定3項財政資金管理方面的制度,進一步規范非財政撥款收入預算統籌管理,指導推進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規范存量資金核算方式;推動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與財政部門聯合印發我市耕地保護激勵辦法,指導區市按規定使用耕地保護激勵資金,督促區市制定可行性績效目標。

    推動單位內控管理更加規范

    聚焦部門預算執行和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等情況,促進單位內控管理規范合規,減少自由裁量權的空間和余地,規范權力運行。一是推動預算執行管理更加規范。如,推動部門制定合同管理辦法、簽訂合同變更協議,完成績效目標或合同任務,提升資金管理水平;促進部門規范會議費、接待費等結算審批,清理多余加油卡,加強公務支出和公務用車管理。二是推動市屬國企加強內部控制。如,督促市屬企業采取調整賬目等方式,對多計少計的收入、利潤予以糾正,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督促企業加強制度培訓、完善資產處置流程、盤活閑置資產,進一步加強資產管理;促進企業制定費率管理辦法、對外投資管理等制度,加強國企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三是推動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監管更加高效。如,督促相關區(市)對涉揮發物有機物企業開展核實,摸清企業排放情況、產污環節和污染物排放種類,建立完善涉揮發物有機物企業臺賬;督促個別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治理,按計劃完成年度治理任務;督促相關區(市)責令施工單位按照揚塵管控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路面硬化、物料覆蓋和定時灑水。

    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更加高效

    聚焦先進制造業、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供熱低碳等領域的財政扶持資金,從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績效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促進資金使用更加高效,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一是統籌盤活存量資金。如,推動部門和所屬單位將6900多萬元結余資金上繳財政,進一步規范預算收支管理;督促相關區(市)將未使用的鄉村振興市級獎補資金990多萬元收回并上繳財政;收回不符合撥付條件的外經貿發展資金1000萬元統籌用于2023年項目;推動超過9億元供熱配套費上繳財政。二是加快財政資金撥付使用。如,推動相關區市撥付上級財政2022年補助我市的服務業發展等4項資金3440多萬元;推動超過4億元供熱配套費撥付供熱企業;推動基金管理機構新增投資4700萬元。三是推動相關單位清收違規撥付的財政資金。如,相關區(市)收回違規發放補助資金600多萬元;相關部門對不符合條件的獎補資金近百萬元予以收回。

    護航重大項目建設更有力度

    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項目、黃水東調承接工程、新機場高速連接線等重大項目建設情況,提出加強重大項目管理等方面改進建議,護航重大項目建設。一是促進重大項目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如,推動項目完善建議書資金平衡方案,取得歷史建筑及文物建筑修繕審批意見;推動項目補辦設計變更審批手續、進行轉資或辦理竣工財務決算;推動已建成但處于閑置狀態的項目重新啟用。二是推動項目加快實施。如,推動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戰略規劃加快出臺;推動地鐵沿線開發項目采取調整計劃、協調推進等方式加快實施;督促項目單位組織前期調研策劃,加快辦理工程前期手續,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拆除影響項目施工的遺留民房,加快管道和路床回填施工。三是督促項目單位加強工程造價控制。嚴格審核工程結算,調整工程結算價款6.15億元。四是推動加強項目征遷管理。督促項目單位收回多計征遷補償費280多萬元、相關企業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等190多萬元。

    截至目前,問題清單中的大多數問題已整改到位。對尚未整改到位的一些問題,各區市、各部門單位已制定整改措施。市審計局將會同有關主管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整改協調機制,持續跟蹤督辦,確保應改盡改。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責任編輯:李雯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