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走在前、開新局”。
堅定“打頭陣、當先鋒”。
2023年,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青島經濟發展書寫了新的篇章。
2023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提升作風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經濟實力持續增強,重大戰略任務縱深推進,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這一年,青島經濟發展實現新躍升,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產業升級增創新優勢,重大戰略取得新進展,基礎設施得到新提升,營商環境展現新氣象,民生改善交出新答卷,“強龍頭”地位更加凸顯。
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2024年的青島經濟,將聚力在產業發展、擴大需求、數字經濟、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城市品質、鄉村振興、綠色轉型、民生保障、安全發展上提質增效,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島繼續邁出堅實步伐。青島財經日報梳理發布2023年青島財經大事件。20件大事不足以概括青島經濟的全面成就,但足以見證青島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廣度、速度、力度、熱度。
1.上合示范區建設5周年成果豐碩
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簡稱“上合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賦予山東省和青島市的重大發展機遇。2023年是上合示范區建設5周年。經過5年努力打造,上合示范區搭建平臺、鏈接資源、提供方案,已成為服務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的綜合性開放平臺,形成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2023年,青島舉辦了上合組織產業鏈供應鏈論壇、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暨友好城市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合之夏等重大論壇活動。
2.青島入選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3年底印發通知,公布首批25個碳達峰試點城市和10個碳達峰試點園區名單,青島市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青島堅決扛牢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強龍頭”擔當,緊抓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重大機遇,積極探索綠色城市建設發展新路徑,努力為城鄉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青島樣本”。
3.《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印發實施
2023年10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青島與濰坊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東港區,煙臺萊陽市、萊州市、海陽市,組成陸域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的“青島都市圈”,構建核心引領、軸線展開、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知名的現代化都市圈。
4.會展“大年”,“會展之都”更加閃耀
2023年,被稱為“經濟晴雨表”的會展業在青島展現出強勢回暖態勢,全年青島舉辦展會節慶活動300余項,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居國內城市前列。榮獲“中國最具創新活力會展城市”和“中國最具魅力會展城市”等。承辦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全球創投風投大會、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數字文化應用產品交易大會、青島影視博覽會、“中國+中亞五國”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等重大節慶和會議會展活動。
5.青島發布三年行動計劃發力“先進制造”
青島印發《青島市先進制造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布局未來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29%左右,支撐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50%左右。
6.青島金融重點指標創多項歷史新高
2023年,青島全市金融工作聚焦優化金融服務、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風險等重點領域持續發力,重點指標再創新高,特別是本外幣貸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大關且首次實現一年內連續跨越4個千億級臺階,本外幣存貸比111%達到歷史最高點且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0余個百分點,上市公司總數85家穩居全省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站上1900億元臺階等。
7.城市更新高質量推進 青島路網建設跑出新速度
2023年,青島市啟動了膠州灣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等20多條骨干道路建設。全長17.7公里的重慶高架路當年開工當年竣工,刷新了青島市政道路建設速度。遼陽路快速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等一批骨干道路也完工啟用,主城區“四縱五橫”的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此外,青島金家嶺立交橋地下綜合交通中心投入運營,徹底解決了海爾路-銀川路的交通擁堵難題。
8.“青島造”列車引領中國高鐵駛向海外
中國高鐵第一次走向海外,是全長142公里的雅萬高鐵。2023年10月17日,中印尼合作的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雅萬高鐵動車組是我國首次出口國外的高速動車組,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制造。
9.山東港口青島港實現歷史性全新跨越
2023年,《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出臺,在多項政策利好加持下,山東港口青島港2023年貨物吞吐量突破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首破3000萬標準箱,穩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2023年12月2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 投產運營,這是我國首個全國產全自主的自動化碼頭。
10.青島促消費打出“組合拳”
擴內需、促消費,2023年,青島先后出臺“提振文化旅游消費12條”、《青島市關于支持商貿流通行業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措施》(簡稱“青島消費14條”),《關于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促消費50條”)等具體支持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聚焦恢復和擴大消費,充分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11.97家企業入選新一代“青島金花”
2023年12月18日,2023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名單公布。經企業申報、區(市)推薦、專家評審,確定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制造業企業、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服務業企業、環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2家農業企業,為2023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
12.海爾125億元入主上海萊士
2023年12月29日,上海萊士公告,海爾集團與醫療健康企業及血漿制品生產商基立福達成戰略合作,海爾集團將以總價125億元收購基立福所持有上海萊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股份,并獲得26.58%的表決權,成為上海萊士控股股東。
此前,海爾智家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以約6.4億美元現金收購開利集團旗下的商用制冷業務,海爾智家將從家庭制冷場景拓展到商用零售制冷、冷庫制冷場景。
13.青島啤酒開工新廠+搬遷擴建
2023年10月19日,青島啤酒二廠100萬千升純生啤酒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這是青啤加快高端生鮮啤酒生產布局的關鍵落子,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更高水平的“旗幟工廠、核心工廠、純生工廠和出口基地”,打造世界最大的純生啤酒生產基地。此前在6月8日,青島啤酒山東綠蘭莎啤酒有限公司60萬千升啤酒搬遷擴建項目在沂源縣按下啟動鍵,該項目以高端智能、示范引領為定位,打造集啤酒生產、觀光旅游、消費體驗于一體的“夢工廠”。
14.463家總部企業“安家”青島
青島市商務局2023年新認定了中石化經緯、陸家嘴國際信托等72家青島市總部企業。據不完全統計,總部經濟發展起步較早、基礎較好的青島,目前已集聚總部企業463家。其中,世界500強設立的地區性總部20家、央企和國內500強地區總部和功能性總部達到115家。
15.青島成為燈塔工廠“頭部城市”
2023年,青島再添“燈塔工廠”——位于青島自貿片區的海爾青島洗衣機互聯工廠成功入選。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大規模定制模式和數字化技術賦能,青島成為蘇州、合肥之后,“燈塔工廠”數量第三的城市,共計4座,其中海爾智家貢獻3座,青島啤酒貢獻1座。
16.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啟動
2023年9月22日,2023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在青島市嶗山區舉行。會上,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舉行啟動儀式,正式投入運營。創新中心致力于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資源,聚焦虛擬現實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突破,推動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推進全產業鏈創新、生態鏈構建、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全球虛擬現實產業高地。
17.青島海洋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3年,青島加快推動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印發實施“海洋之星18條”,推進海洋企業倍增發展。2023年,青島總投資2000億元的90個海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99.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158%;簽約引進海洋項目153個,總投資1490.0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71個,總投資1381.3億元。
18.青島創新指數升至全球第23位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2023》報告中,青島表現引人矚目,在全球百強科技集群中排名第23位(國內第8位),較2022年位次上升11位,成為國內位次躍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2019—2023年的世界科技集群排名中,青島從第80位起步,位次逐年向上遞增,從第69位、第53位、第34位到第23位,保持較快上升趨勢。
19.青島建成全市服務企業統一平臺
2023年,由青島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市政府辦公廳、市發展改革委、市民營經濟局等部門共同參與打造的全市服務企業統一平臺完成整合建設工作,將從惠企政策發布兌現、企業融資服務、企業訴求辦理三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常態化服務。
20.全省布局未來產業集群,青島占四席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去年底公示了山東省未來產業集群擬認定名單,共包含15個未來產業集群,其中4個來自青島,分別是青島市基因和細胞診療產業集群、青島市空天信息產業集群、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集群、青島市深海極地開發產業集群,入選數量全省最多。
青島財經日報2024年1月25日A2版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