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外貿強市競逐:青島穩中求進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外貿成績單。

    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2%,外貿保持正向增長。上海、深圳、北京、蘇州、東莞、寧波、廣州、廈門、青島、杭州位列進出口總額十強。

    在外需下滑、價格下行和去年高基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外貿依舊展現了較強韌性,從陸續出爐的各地進出口數據來看,各大城市競爭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蘇州、東莞等外貿強市因產業轉型、訂單下降等原因,全年增速未轉正,杭州、深圳、青島分別以6.1%、5.9%、4.6%的增速居于外貿十強城市的前三位。

    穩中有進

    縱觀2023年各地外貿數據,十強城市排名基本與去年一致,杭州以6.1%的增速領跑前十強,跨入前十門檻,其余城市排名均未發生變化。而從增速來看,十強城市中,同樣有七座城市跑贏了全國增速(0.2%),其中,杭州、深圳、青島分別以6.1%、5.9%、4.6%的增速居于外貿十強城市的前三位,東莞以-8.2%的增速成為十強中降幅最大的城市。

    在關注外貿十強城市之外,外貿萬億城市也是衡量區域經濟動力與活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以2022年的數據來看,在上海、深圳、北京、蘇州、東莞、寧波及廣州7座外貿萬億城市之后,廈門、青島、天津被認為是有望進階“外貿萬億俱樂部”的有力后備軍,而在2023年發布的數據中,廈門與青島依舊保持了2.7%與4.6%的正向增速,繼續向著萬億外貿城市的目標進軍。相比之下,天津進出口則出現小幅下降,同比減少3.4%,并被杭州迎頭趕上,排名再跌一位。

    外貿城市格局,正在迎來新一輪大洗牌。

    在此背景下,2023年青島外貿運行延續了穩步增長的基本態勢,實現了促穩提質的目標。2023年,青島市進出口875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青島進出口值位居第5位。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增速僅次于深圳,位居第2位,有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

    對于青島而言,從2021年,僅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從6000億到8000億的躍升,增速高居外貿20強城市之首,超越成都重回外貿前十強,到2022年超越天津,排名再進一位,再到2023年進出口規模穩中有進。盡管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但在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份額整體穩定、數量合理增長,這種“穩中有進”的勢頭本身即為城市外貿的長期發展蓄力。

    產業爭先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然而,細看去年各地外貿數據,這些保持增長的城市一個共同點在于:發揮自身優勢價值,把握長期發展的“勢”。

    以外貿十強城市中的增速前三城為例,去年,深圳“新三樣”出口實現暴漲。2023年,深圳機電產品出口1.78萬億元,增長6.7%,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72.6%;機電產品中,“新三樣”合計出口887.6億元,增長33.9%,這得益于深圳在消費電子產業的優勢地位,也離不開電光鋰“新三樣”產品的加速崛起。

    對于杭州來說,跨境電商已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引擎。作為電商大市,杭州集聚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跨境電商平臺,在杭州市商務局發布的數據中,2023年1-11月,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已達到1248.05億元,同比增長20.55%,使其在這一風口之上穩步前行。

    同樣,先進制造業也是青島外貿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并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載體。出口方面,機電產品仍是青島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2023年,青島市機電產品出口2284.5億元,增長4.5%,占出口總值的48.5%。其中,家用電器出口339.4億元,增長21.9%;汽車零配件出口231.6億元,增長8.6%;汽車出口81.3億元,增長85.4%。

    2023年,青島優勢產業全面發力,在家電產業,海爾、海信等龍頭企業在全球家電產業持續承壓的大環境下,走出了逆周期的突圍之路。聚焦高端化、全球化和數字化等多個關鍵維度,海爾智家在全球不同區域領跑產業增長,在美國,海爾旗下GE Appliances持續轉型高端,連續2年成為當地第一大家電公司;在歐洲,海爾智家連續8年市場增速最快,份額增速持續保持第一。

    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正助推著青島出口增長,在2022年汽車零配件、汽車出口分別增長16.6%、102.8%的基礎上,青島汽車零配件、汽車出口在2023年分別增長8.6%與85.4%,反映出城市正逐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圍繞汽車產業鏈,目前,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已擁有一汽解放、一汽大眾、一汽新能源輕卡和奇瑞4大整車龍頭項目和2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規上汽車產業產值將突破700億元,整車產量將突破40萬輛。

    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集成電路、汽車制造……細分領域的每一項產業升級,為外貿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開放新局

    向內深挖,產業升級促使外貿增長,而向外延伸拓展,城市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也在助推外貿能級提質增效。

    中國對外貿易伙伴數量不斷增長,對RCEP成員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穩中有升……翻閱2023年外貿成績單,可以看到,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效發揮了對外貿易的促進作用。以浙江省為例,2023年,浙江占據了全國第二大出口份額,其對主要新興市場進出口比重首次超過50%,“一帶一路”對進出口增長貢獻率更是達到了近90%。

    隨著一系列自貿協定升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落地顯效,多雙邊經貿合作也給青島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2023年,青島對東盟、美國、歐盟進出口保持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531.7億元,增長4.4%,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1.7%。

    山東港口青島港

    與其他城市相比,青島更有著融入全球產業鏈布局的先天優勢。海港方面,青島港航線總數達223條,航線密度居北方第一,國際航運樞紐競爭力指數排名居東北亞之首;陸港方面,青島常態化開行31條國際國內班列,可通達23個上合組織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54個城市;空港方面,去年,青島新增至多倫多、紐約、法蘭克福的國際全貨機航線3條,總數達11條,全年累計完成航空貨郵吞吐量26.08萬噸,創全市機場歷年貨運量最高紀錄。

    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業快速高效地開展國際貿易,也在更加深刻地影響著城市的外貿表現。

    見微知著、鑒往知遠,數據的增減之間,是各個城市蓄力前行的發展道路。從每一項數據的“小切面”觀外貿的“大形勢”,展望今年,一組組數據正孕育著外貿發展的新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李雯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