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大附院脊柱外科西永明教授為一例嚴重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患者實施了頸椎前路骨化復合體整體可控前移融合術(ACAF)。開展累及四節段的此項技術,在山東省內尚屬首例。
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COPLL)是頸脊髓壓迫性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外科干預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對于椎管占位率超過60%或骨化累計3個以上節段的重度后縱韌帶骨化癥患者,頸椎骨化復合體可控前移融合術(ACAF)相較于傳統的頸椎后路手術,具有較大的優勢。
患者王大爺今年68歲,近期突然出現四肢麻木無力、不能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等癥狀,前來就診。西永明主任詳細分析了患者的病史和影像資料,明確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的診斷,并發現椎管占位率大于60%,骨化累計已超過3個節段,且頸椎出現反曲畸形。對患者傳統后路椎板切除或成型手術并不切除前方的致壓物,長期效果不佳。前路直接切除則面臨脊髓損傷風險大、硬膜損傷腦脊液漏并發癥多等缺點。針對該患者實際情況,經過術前討論后,并在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溝通后,決定實施創新性的ACAF技術。2023年12月22日在孫沖、郭建偉主治醫師及麻醉科醫生、護理團隊的配合下,運用創新設計的手術器械,歷時2小時成功完成手術。術后下肢肌力明顯改善,小便困難感明顯緩解,拔尿管后可自主小便。
ACAF手術,即頸椎前路椎體骨化物復合體前移融合術,手術直接為受壓迫神經組織減壓,無需切除骨化的后縱韌帶,兼具手術有效性和安全性。該手術借助“骨化物前移原位減壓”的理念,將頸椎椎體和后縱韌帶骨化物整體前移,有效擴大了頸椎椎管矢狀徑及椎管橫截面積,降低了椎管狹窄率,較為徹底地減壓脊髓;不需要切除骨化的后縱韌帶,減少了手術中的風險,有效減少腦脊液漏等手術并發癥,本次累及4節段ACAF技術的率先開展,也標志著青大附院頸椎后路韌帶骨化癥的治療走在了國內前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