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中國氫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質化學鏈氣化技術簽約會在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舉行。將力爭2024年實現萬噸級示范項目開工,盡早實現項目產值。
“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強航空、船運等交通行業碳減排是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大力推廣可再生綠色液體燃料(如綠色甲醇,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等)在行業中的應用是其中的核心。
以生物質為原料經氣化合成生產綠色液體燃料是最接近傳統工藝的技術途徑之一。但目前生物質氣化技術是制約整個工藝應用的關鍵環節。為解決目前生物質氣化效率和有效組分低,焦油含量高等瓶頸問題,在國家和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多年的科研攻關,熱化學轉化研究組研制出了用于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的新型“氧化重整”雙功能載氧催化劑,并在2023年底建成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中試平臺,正在進行中試驗證,本次雙方進行的技術開發與工業示范合作,可以有效彌補研究所在工業放大環節工作短板,這是這項工作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新階段工作的開始,將進一步加快我所生物質綠色液體燃料產業化進程及商業化推廣。
雙方本著對國內外綠色氫能產業發展前景的預期、氫能產業鏈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多專業跨學科的“新能源+”產業人才企業與研究所協同培育、化工產業的綠色創新工藝技術融合、綠色氫鏈產品(綠色甲醇、可持續航空煤油及精細化工)的創新及上下游發展趨勢理解的一致性和雙方能力互補性,
經友好協商,雙方將以優勢互補、緊密合作、互惠共贏為合作宗旨,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生物質化學鏈氣化技術中試驗證與工業示范”項目的簽約落地也是技術招商的一個典型案例,對于青島市氫能與儲能產業發展、東方“氫島”的構建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通過這次項目合作,有望進一步加強與西海岸新區、氫能產業園在人才、科技、產業和資本等方面的合作,能夠向社會展示雙方在綠色液體燃料生產方面的實力和成果;同時借此機會,落實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戰略、強化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政策,共同推動青島市、山東省及國家綠色氫能產業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是由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啟動籌建,2009年11月30日通過共建三方驗收并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國立科研機構。2020年以來,隨著山東能源研究院、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的成立,形成了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旨在建設國際一流的能源與綠碳科技創新中心?,F有職工、碩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近1600人,聚焦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領域,產出了一批高水平原創成果,近五年推動了二代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氣、生物基綠色增塑劑等30余項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中國氫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氫能”)是國內知名企業家發起的氫能產業及技術發展的國際性企業,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國產業促進會氫能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氫能及旗下北京第一元素技術有限公司、青島綠氫鏈技術有限公司等是專注綠氫鏈技術開發與應用、綠氫鏈能化產品生產與銷售一體化發展的公司,是國內首家以可再生能源制氫生產綠氫鏈能化產品(零碳合成氨、綠色甲醇)及提供綠色能源服務的公司。作為中國綠氫產業鏈布局引領者,致力于為建設清潔世界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