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進一步推進特定養老儲蓄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試點

    “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精心謀劃部署大型銀行監管工作,持續推動大型銀行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月10日,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發表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文章時表示。

    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認為,做好相關工作主要在推進金融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以機構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等。

    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承擔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銀行和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的非現場監測、風險分析和監管評價等工作,根據風險監管需要開展現場調查,采取監管措施,開展個案風險處置。

    進一步推進特定養老儲蓄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試點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在推進金融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方面,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表示,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探索建立完善大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監測評估體系。督促大型商業銀行積極承擔國有大行責任,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對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發揮集團多元化金融優勢,提高金融供給的時度效。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重點通過金融科技運用和提升風控水平,拓寬可持續商業金融服務范圍。

    二是引導大型銀行做好“五篇大文章”。引導創新信貸機制,精準對接科技型企業,探索解決盡職免責落地難問題。前瞻性研究碳定價機制,加強綠色金融供給,助力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優化監管考核評價政策,配合完善普惠金融統計口徑。豐富養老第三支柱金融產品供給,進一步推進特定養老儲蓄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試點。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對實體經濟金融需求的敏捷反應能力。

    2022年7月,原銀保監會、央行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

    2023年4月26日,原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特定養老儲蓄存款達336億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前了解到,四家大行共計400億元的特定養老儲蓄額度早已售空,“我們也在等監管部門的最新安排,”一家大行支行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個人養老金理財是個人養老金業務四類產品之一,首批產品推出于2023年2月,目前6家理財公司已發行了23只產品。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披露,截至2023年12月下旬,市場上共有16家商業銀行代銷23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12億元。

    三是提高人民群眾金融獲得感和滿意度。督促大型商業銀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加強民生領域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助力提升全民金融素養。

    增強低息差環境下保持盈利穩定的能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扎實做好加強金融監管、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金融監管總局大型銀行司表示,以機構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督促大型銀行堅守戰略職能定位。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分類分賬改革,做好基礎設施、外貿、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引導大型商業銀行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

    對于政策性銀行分類分賬改革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進出口銀行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該行政策性業務占比實現了“近年之最”;農業發展銀行披露政策性業務占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為93.59%,政策性業務和政策性貸款占比保持在90%以上。

    二是督促大型銀行持續深化改革轉型。督促大型銀行強化黨委在重大問題判斷、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風險應對等重點領域的論證研判和把關作用,深入探索附屬機構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結合的方式方法。增強低息差環境下保持盈利穩定的能力,積極實施降本增效,優化信貸結構,提高差異化、特色化競爭能力。繼續做好高質量雙向開放,加強市場溝通與投資者關系管理,提高參與國際金融競爭和治理的能力。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大型銀行息差為1.66%,再創歷史新低。從當前情況看,在支持實體經濟向好、助力地方化解債務等背景下,今年銀行業息差將進一步下行。

    “一方面,銀行應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維護凈息差穩定;另一方面,銀行要著眼長遠發展,拓展非息收入來源,提升非息收入占比,以彌補息差收窄的影響?!币环輬蟾嫣岢?,近年來,財富管理作為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銀行輕型化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銀行可以在該領域加大發力。

    此前,金融監管總局股份城商司發文也提出,鼓勵股份制銀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商業銀行治理制度,突出經營特色和競爭優勢,在金融體系內發揮更加積極、正面的作用。

    三是以高質量監督加強機構巡視整改。督促中管金融機構增強做好巡視整改的責任感、使命感,把巡視整改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增強內生動力,變“要我改”為“我要改”。督促深化“當下改”和“長久立”,防止整改不力、整改走過場。(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