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這么晚了,沒想到還能坐上公交車回家,太暖心了?!眳⒓涌缒昊顒臃党痰氖忻駥O先生感慨道。隨著最后一輛公交車輛安全返場,我市公共交通圓滿完成2023年度各項運輸保障任務,全年新開通8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75條公交線路、調整公交站點260余處、優化公交首末班車時間89條、市內五區公交年客運量達5.2億人次……以一串亮眼的數據圓滿交上惠民服務的“公交卷”!
公交出行更便利
調線路,完善服務網絡
2023年的公共交通工作一直開展得如火如荼、熱火朝天,從1月5日結合上馬停車場整體改造和新韻路停車場啟用調整9條公交線路,方便城陽區域新韻路附近居民公交出行,到12月28日652路公交線路的通車,用公交力量助力周邊廟石村、何家村等區域的鄉村振興,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凝聚著公交人的辛勤和汗水,也讓“快-干-支-微”公交服務網絡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市民的公交出行。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事項連續5年被列入“市辦實事”,秉著“不斷優化完善線網布局,提升公共交通整體運行效率”的工作目標,在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的部署指導下,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按照“東城提速、西城優化、北城加密”的發展策略,以“定層級、降重復、增接駁、優服務”為優化途徑,通過開通微循環公交線路和將長距離和重復性公交線路進行截短、截彎取直、調整走向和運營時間等方式,打造功能明確、層次清晰的公交服務網絡,引導市民由依賴單一線路出行逐步向依靠線網出行轉變。
公交微循環線路
建設完善社區公交,解決居民出行“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一直是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工作重點之一?!?023年共開通419路、420路、651路、949路4條微循環線路,涉及李滄、嶗山、城陽三區,方便了越秀、紅島灣、北澗山居等居民密集片區周邊市民公交出行?!鼻鄭u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2023年還優化調整了一系列公交線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造高品質的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結合中山路步行街改造工程,同步調整了18條公交線路,市民游客可以通過便捷的公共交通到達中山路,欣賞一場場燈光秀、一曲曲街角音樂、一個個潮流藝術展,讓市民更好感受青島的老城文化。
“當然,除了新開、調整走向等方式外,2023年還優化了像旅游5、旅游6等9條客流量較少的線路,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減少公共資源浪費?!鼻鄭u市交通運輸局城市交通處工作人員介紹說。
夜公交
增接駁,促進兩網融合
近年來,青島市地鐵快速發展,軌道交通逐步成網,為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充分發揮常規公交接駁功能,青島市交通運輸局一直致力于推進公交與地鐵的兩網融合及公共交通與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的銜接。2023年,通過遷移、增設公交站點,持續優化公交站點設置,解決了水清溝、中心醫院、南宅科、彭家莊等多個地鐵站公交銜接問題,滿足了周邊群眾近距離換乘需求;為保障鐵路紅島站啟用,優化調整了5條公交線路與之銜接,方便李滄區北部、河套、棘洪灘、上馬、高新區、城陽北部、康復大學、上合示范區等區域市民往返鐵路紅島站及換乘地鐵8號線,進一步強化了鐵路、公交、地鐵的相互喂給、優勢互補作用,促進鐵路、公交、地鐵融合發展。
公交地鐵銜接更便利
除此之外,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還積極組織做好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期間及突發情況時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公共交通接駁保障工作,在主要交通樞紐,開設夜間公交接駁線路,暢通地面交通保障的聯動效力,及時保障乘客夜間出行。
紓民困,優化公交服務
民生大事,必作于細。城市公共交通是社會公眾日常出行的最基本交通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是公共交通工作的落腳點。2023年,為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乘坐公交車到浮山森林公園游玩,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在浮山區域新增公交站點6處、遷移5處,實現公交與浮山森林公園20多個出入口近距離銜接。另外,為推動城市旅游經濟加快復蘇,根據市民出行特點和需求,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組織公交運營企業適當延長地鐵沿線公交線路運營時間,并在李村、臺東商圈等客流量較大的地方開展了公交線路季節性延時服務,同時,根據客流和運營實際,督導公交運營企業及時調整公交運力,增加發車頻次,全年累計調整公交首末班車時間89條,努力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溫馨的公共交通服務。
“在制度保障上,我們也一直在努力。2023年陸續出臺了《青島市關于進一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公交站點設置規范》等系列指導意見及標準規范,從制度上保障公交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公共交通發展環境。”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公共交通處負責人介紹說。
公交進一步便利市民出行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2024年,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將在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的帶領下,直面公交線路優化調整的難題和挑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公交出行的向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邵男 江穎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