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躍躍欲試。近日,無錫銀行公告稱,該行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無錫監管分局相關批復,核準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人壽”)股東資格,同意長城人壽自批復之日起六個月內增持無錫銀行股票。目前長城人壽已經持有無錫銀行的股份比例達到4.54%,進一步增持意味著將沖擊舉牌紅線。一旦長城人壽舉牌成功,這也是時隔八年之后,險資再度舉牌A股銀行股。
長城人壽擬進一步增持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商業銀行股東持股比例在計劃突破“5%”這一紅線時,需要提前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報告申請,得到批準后才可進行下一步增持行動。
商業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五以上的,應當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同時,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單獨或合計擬首次持有或累計增持商業銀行資本總額或股份總額5%以上的,應當事先報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核準。”
截至2023年9月30日,長城人壽持有無錫銀行股份比例為4.54%,已經接近5%。結合此次長城人壽在無錫銀行的股東資格獲批來看,市場多數的觀點認為,長城人壽此后或將繼續增持,舉牌無錫銀行已經勢在必行。
其實長城人壽對無錫銀行“蓄謀已久”,根據無錫銀行公告,2022年12月20日,長城人壽持有無錫銀行的股份比例為1.51%。此后長城人壽持股比例逐漸上升,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長城人壽持有無錫銀行4803.66萬股股份,占無錫銀行股本比例2.58%。而在2023年中報中,長城人壽持有該行的股份數量上升至9764.63萬股,占無錫銀行股本比例為4.54%。此后,在三季報中,長城人壽仍持有無錫銀行4.54%的股份未變。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認為,目前長城人壽距離舉牌無錫銀行或已一步之遙。上一例險資舉牌A股銀行還是8年前人保財險舉牌華夏銀行,銀行板塊當前的估值水平、波動率與股息率十分契合險資長期資金的要求,險企有望通過增持銀行股票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
無錫銀行成立于2005年6月,2016年9月2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第二家登陸A股的農商行。截至2023年年末,該行總市值為108.63億元。
無錫銀行的業績一直穩中有升,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4.92億元,同比增長0.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76億元,同比增長16.14%。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總資產達2333.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8%。
銀行股息率已經接近6%
當前A股上市銀行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險資選擇在此時舉牌,其實也是情理之中。2023年下半年,由于股市疲弱,上市銀行股股價表現低迷,A股銀行板塊集體破凈。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2024年1月3日收盤,42家A股上市銀行的市凈率均低于0.8倍,平均市凈率僅為0.5倍。其中估值最高的為招商銀行,最新的市凈率為0.79倍,最低的民生銀行只有0.31倍。
股價低迷,上市銀行的主要大股東和高管增持的頻率明顯增多。其中因觸發穩定股價措施,機構和高管被動增持的現象不少,但是更有銀行的主要機構股東發起主動增持,“護盤”信號強烈。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份以來,至少有7家銀行宣布了增持或者擬增持的公告。
中信證券分析師肖斐斐表示,當前銀行股估值回落至0.5倍PB左右的歷史低位,反映投資者極度悲觀預期。當前,地產金融政策、財政政策以及貨幣政策均有望繼續發力,推動經濟預期穩步修復。2024年,行業核心邏輯在于過渡之年經濟弱復蘇下的估值提升,在業績底與估值底共同作用下,建議關注經濟復蘇趨勢帶來的估值改善。
銀行股雖然表現欠佳,但是基金對銀行板塊的持倉在2023年三季度繼續出現提升。平安證券的研報表示,2023年三季度末銀行板塊整體持倉微升。三季度政策的持續落地帶動銀行板塊的預期回暖,疊加銀行板塊作為高股息的特征,以及滬深股市走勢受挫情況下防御性配置需求的上升,銀行板塊持倉略有回升。據統計,三季度末包括偏股、股票型在內的主動管理型基金配置銀行板塊比例環比上升17BP至1.65%;持倉表現分化,“龍頭”股和業績優異個股獲增持明顯。
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認為,目前需要靜待預期改善,關注股息配置價值。歷史上銀行股的超額收益表現大都出現在經濟景氣度上行階段,因此板塊上行彈性仍需關注經濟預期的改善。但需注意的是,銀行股作為能夠提供穩健分紅的高股息品種,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階段其類固收配置價值同樣值得關注。截至2023年12月末,銀行板塊股息率為5.97%,股息率較無風險利率相對溢價處于歷史高位,股息吸引力持續提升,且市凈率跌至0.5倍左右,安全邊際充分。
展望2024年,萬聯證券分析師郭懿認為在內需回升以及財政政策的推動下,預計企業端和居民端的投資和消費將逐步活躍,宏觀經濟總體呈現復蘇格局,疊加各類債務問題的逐步緩解,銀行業的資產質量或整體保持穩健。盈利方面,行業整體處于業績觸底階段,隨著需求端的回升或帶動貸款端收益率逐步企穩,疊加存款端成本率的穩中下行,凈息差有望筑底。
廣發證券銀行分析師倪軍也給銀行業“打CALL”,他表示,跨過元旦之后,可能會看到各類政策開始為增長發力。當前市場反映的是過度悲觀的預期,隨著流動性季節性寬裕,目前是布局開門紅行情的窗口期。
(記者 葉麥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