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快速成長的沃土。
2023年以來,青島高新區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聚焦“1+2+1”產業體系,圍繞企業“痛點”“難點”問題,以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實有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7.58%、實有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3.1%,兩項指標均位列全市第一。
數字化改革增強市場主體動力
日前,青島高新區啟用全市首個數字開標直播間,將開標環節現場畫面和網頁操作界面在線直播。投標人及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公告發布的鏈接地址,進入數字開標直播間,在線參與“云開標”,共同見證項目開標的全過程。這一創新舉措消除了投標人對不見面電子招投標流程和環節的疑慮,讓開標過程更透明、更直觀。
將數字化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主抓手,青島高新區通過打通數據壁壘、整合數據資源等舉措,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
2023年以來,青島高新區率先在全市開展外資企業登記全流程“掌上辦”服務,實現外資企業注冊業務隨時隨地可辦;上線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數字化場景,項目用地手續、工程規劃許可證等8項申請材料通過工改平臺共享信息一鍵抓取,實現施工許可業務全程“無紙化”申報、“零跑腿”辦理;推出“載體地址庫”智能登記秒批系統,將材料指導、受理、核準等多個環節合并為系統自動審批一個環節,實現網上申請、自動判別的全程智能化、自動化審批,審批時限壓減80%,“秒批”設立企業數量較原系統增長87倍。
集成化創新推動市場主體增效
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動力所在。圍繞市場主體需求,青島高新區堅持把集成創新擺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位置,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營商環境創新案例。
近日,青島高新區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改革入選全市基層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改革涉及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部、建設部、行政審批服務部、稅務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分局、水電氣暖專營單位等多個部門,部門多、事項多,審批流程十分繁瑣。為提升審批服務效率,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全面梳理工業項目用地各階段涉及的事項,將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有機串聯起來,整合為7大類53小類服務清單,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鏈條式”集成審批服務。國藥科技城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時不到100天,較全國平均時間縮短231天,跑出了項目落地的“高新加速度”。
除此之外,通過集成服務,青島高新區推出證照“三聯辦”套餐式服務,打造醫療器械、餐飲等6個服務場景聯辦微生態。會同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頂格協調,推動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項目12天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刷新全省辦證最短時間。
便利化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在青島高新區聯東U谷“一站式”服務大廳,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等智能化裝備、政務服務專窗十分醒目,這里可以為園區企業免費提供黨群服務、工商、稅務、金融、政策兌現等政務服務咨詢及幫辦代辦服務,讓企業足不出戶享受“一對一”的專屬服務。
2023年以來,青島高新區在全市率先布局打造“10分鐘政務服務圈”,已累計啟用4家園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和8家政務服務幫辦中心,為產業園區上千家企業提供124類高頻事項“不出園、秒幫辦”服務,企業辦事更加便利。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青島高新區開設全市首個跨區融合聯動窗口,簽訂高新區、城陽區《實施跨區融合聯動審批服務機制備忘錄》,首批實現21類70個城陽區高頻審批事項“一站式”辦理。2023年以來,一窗受理窗口共辦理2.9萬件,提供雙向免費快遞、幫辦代辦、延時服務8024件,回訪辦事企業7013家,實現企業回訪100%全覆蓋,為企業帶來更多便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劉文研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