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前11月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降幅超2成 各地土拍政策持續優化

    2023年12月19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關于明確商品住宅用地項目相關土地價款有關事項的通知》(后簡稱《通知》),分用途明確土地出讓價款,有利于企業據實核算不同用途土地開發成本,提高投資決策的精準度。

    《通知》發布次日,北京兩宗涉宅用地開拍,分別位于昌平朱辛莊和房山廣陽城,總出讓面積9.97萬平方米,總起始價54.7億元,最終兩宗宅地均底價成交。其中朱辛莊地塊交通、產業和商業配套均具備一定優勢,周邊兩宗地塊年初搖號成交。

    今年以來,各地土拍政策出現一些變化,如發布擬出讓地塊清單,集中供地轉向多頻少量供地;如多地取消地價限制,土拍恢復價高者得;再如通過下調競買保證金等方式降低房企參拍門檻,提升房企參拍積極性。另外,各地供地結構也有所變化,優質地塊供地增加,帶動成交地塊樓面均價上漲。

    但從2023年1-11月土拍情況來看,不同能級城市土地供應和成交情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指數據顯示,1-11月全國300城土地推出面積同比下降21.5%,成交面積同比下降28%,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21.7%。盡管部分熱點城市優質地塊熱度攀升,但整體來看今年土地市場仍未轉暖。

    各地持續優化土拍政策

    日前北京發布《通知》,進一步優化土地供應管理?!锻ㄖ访鞔_,對于新發布出讓公告的宅地搭配公建用地出讓的項目,將在公告(預申請公告)中分別明確住宅用途、公建用途的起始價,并按照各自用途起始價占項目起始總價的比例,確定土地成交價款中溢價部分住宅用途、公建用途所占比例。

    同時,將在出讓合同中分別明確住宅用途、公建用途各自的土地成交價款;將在出讓合同補充協議中分別明確地下車庫用途、倉儲用途等各自的土地價款。

    《通知》的推出,使得土拍和地價款更加明晰,更有利于企業據實核算不同用途土地開發成本,提高投資決策的精準度。

    12月20日,北京兩宗涉宅用地開拍,其中昌平朱辛莊地塊包括一宗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為公建混合用地,朱辛莊地塊出讓按照《通知》要求執行,但之前掛牌的時候沒有對相關內容進行明確,大概率在簽訂出讓合同時會明確不同用途的地價。

    不只北京,今年多地對土拍規則進行調整,其中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的建立影響較大。今年年初,自然資源部提出建立擬出讓清單公布制度,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詳細清單中的地塊,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里可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并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全部推出。

    各地陸續跟進落實這一政策。從實踐情況來看,該制度推出后,各地土地出讓更加靈活,出讓頻次增加,供地節奏更加常態化,多地集中供地轉向多次少量。此外,這也給予房企更多時間進行摸排與市場研判,穩定市場信心。

    今年土拍政策的另一大變化是取消地價上限,土拍恢復價高者得。據媒體報道,9月底自然資源部向各省市下發文件,其中就包括建議取消土地拍賣中的地價限制。其后越來越多的重點城市在新掛牌地塊的出讓規則中,取消了地價上限有關規定。

    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合肥、濟南、重慶、廈門、長沙、南京、福州、武漢、蘇州、青島、無錫、天津、長春、杭州、沈陽、鄭州等城市已對該政策進行落實。另外,11月21日廣州在黃埔區一宗宅地出讓公告中明確地塊出讓“價高者得”,廣州成為首個取消宅地地價上限的一線城市。

    中指研究院分析師孟新增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已取消地價上限的城市未來土拍規則調整有限,更多涉及降地價、延緩繳納出讓金、銀行保函替代保證金等內容。

    目前部分城市已有相關政策推出。如2023年2月5日,武漢在《關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確,要強化土地供給保障,下調競買保證金,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新出讓土地可按照不低于起始價的10%確定競買保證金,允許銀行出具保函代替競買保證金。另外,除競買保證金之外的剩余土地出讓價款,允許在1年內繳清,特殊項目可2年內繳清。

    無獨有偶,2023年10月16日,杭州在樓市新政中提出,在原有以土地競買保證金繳納作為參加土地競買履約保證的基礎上,增加見索即付銀行保函作為參加土地競買的履約保證方式,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除此之外,各地在供地結構方面也有變化,加大優質地塊供應力度,部分城市還將其寫入政策文件。杭州在前述新政中即提出,要優化宅地供應結構,按需做地、精準供地,加大配套齊全、交通便利的優質地塊供應。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各地積極調整土拍政策,或主要系當地土地市場熱度維持在較低水平,房企拿地信心不足。她認為,未來土拍規則仍有放松空間,或主要就提高房企拿地熱情、增加房企利潤空間等進行探索或延伸。

    前11月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超2成

    12月20日,北京土拍中昌平朱辛莊地塊關注度較高,該地塊距離最近地鐵站約800米,周邊產業和生活配套豐富,且今年年初,周邊兩宗地塊均搖號成交。對此,張凱表示,這是因為該地塊捆綁的F3公建混合用地達7.7萬平方米,體量過大,且該地塊競得人不得分割銷售,僅可以整體出讓或自持。

    個別地塊或有特殊情況,但縱觀全國,今年前11月土地市場仍難言樂觀。中指數據顯示,1-11月300城土地推出面積565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5%;土地成交面積336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土地出讓金21608億元,同比下降21.7%。

    孟新增指出,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優化,土拍規則也在不斷放寬,但多數城市新房市場活躍度不足,土地市場整體表現仍較低迷。整體來看,土地縮量還在持續,且分化加劇,僅部分城市或個別地塊土拍熱度較高。

    不同能級城市的土地供需均呈縮量特征。據前述機構數據,1-11月一線城市土地推出面積和成交面積同比分別下降14.9%和29.9%;二線城市土地推出面積和成交面積同比分別下降18.6%和26.8%;三四線城市土地推出面積和成交面積同比分別下降23.5%和28.7%。

    而在土地出讓金方面,1-11月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分別為4641億元、10827億元和614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9%、19.2%和24.1%。

    對此,關榮雪認為,一方面,各地的推地節奏放緩主要因為房地產市場去化動力不足,復蘇緩慢,各地以消化庫存為主要任務,避免加重土地待開發存量規模;另一方面,土地需求下降主要系房企資金壓力較大,房企銷售、融資等持續承壓,各方面投資成本有所壓縮。

    但也有例外,如在22個集中供地城市中,1-11月長春、武漢、天津、北京、濟南、廣州的供地規模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加,如據前述機構數據,1-11月長春推出土地規劃建筑面積58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31%;同期北京推出土地規劃建面58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2%。

    而在成交方面,22城中僅長春、天津和北京土地成交建面增加,分別成交248萬平方米、439萬平方米和492萬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別為249%、43%和2%。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僅長春、天津和福州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余19城均下降,降幅1%到59%不等。

    孟新增表示,各地情況來看,天津、長春因為基數原因供求兩端數據出現同比增長,北京則是因為土拍情緒穩定,住宅用地供求面積整體平穩。

    縱觀22城土地市場,據中指數據,2023年1-11月,22城住宅用地合計推出1400宗,規劃建面127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成交1018宗,規劃建面91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大多數城市持續縮量。

    在孟新增看來,在銷售端尚未轉暖的情況下,政府推地、房企拿地均偏謹慎,土地市場低溫態勢何時扭轉,仍取決于房企資金面及銷售端的恢復程度。

    關榮雪則表示,當前已有局部向好跡象的出現,如包括取消地價上限在內,多地放松土拍規則,釋放利好信號,另外,土地流拍率也延續下降態勢。

    她表示,土拍規則的適度放松,疊加金融支持房地產力度有所加大,房企融資將獲改善。隨著政策加力,多項利好政策逐步落地,明年土地市場穩步恢復或值得期待。(記者 李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