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頂板澆筑完成,由青島融發集團建設,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融發大廈項目,迎來B塔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建第一高樓,融發大廈項目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和青島市重點項目,建成后將匯聚智能制造、金融服務、產業交流等業態,成為西海岸新區新地標。
施工現場
快馬加鞭 項目建設全速推進
融發大廈項目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核心區海灣路西、融合路東、融通路西,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設包括兩棟超高層,其中A塔樓總高度202米/43層,B塔樓總高度172.4米/37層。項目于2021年11月5日正式開工,計劃2025年10月竣工。
項目始終秉持“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的理念,全速推進建設。中標后跑步進場施工,平均每日作業項目管理人員及作業工人超400人。建設過程中,屢次刷新紀錄。其中,2022年4月23日完成1.5萬方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刷新青島西海岸新區一次性混凝土澆筑新紀錄;2022年7月5日沖出“正負零”,在盛夏時節“破土而出”,向上生長;2023年7月4日,B塔樓主體突破百米,直沖云霄,成功跑完“百米接力”第一棒。
截至目前,融發大廈B塔主體施工已全面完成,下一步進入室外幕墻及室內裝飾裝修施工階段。項目部對各項工作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達成2025年投入使用的工期目標。
封頂儀式現場
攻堅克難 難點堵點合力破解
融發大廈項目作為超高層建筑,施工難點遠遠高于普通房建項目。為全面攻堅克難,項目實施工程質量全過程管理,有效破解深基坑施工、高支模施工、異形結構測量放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高強混凝土施工、超高泵送、鋼結構施工、場地交通組織、垂直運輸、曲面幕墻施工、不規則外立面爬架等11個施工重難點。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建筑造型復雜,支模高度最高達到17.3米,鋼筋重量大、支撐高度高,對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及穩定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中鐵建工融發大廈項目經理榮彬彬表示,“為了加快施工進度,現場使用了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發揮其承載能力大,操作便利等優勢,大大節省施工時間,全面保障工期進度順利推進。”
推陳出新 先進技術全面實施
融發大廈項目建設過程中運用了大量數字化技術,通過BIM建模、人機交互音等可視化操作方式,實現建筑方案、功能布局、施工模擬等方面的數字化交底、仿真與監控,輔助項目超前策劃高效協同。
在技術管控方面,采用二維碼技術對現場實施技術管理,能夠及時了解工程情況,方便快速解決現場問題;用3D掃描技術輔助鋼結構施工管理,并將掃描模型與BIM施工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加工質量、尺寸偏差、構件是否缺漏等,減少人工,提高精度、加快進度。在現場使用塔機吊鉤可視化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塔機運行中的高度、振幅、旋轉等參數;采用多通道無線測溫儀進行混凝土自動化測溫應用,實現自動采集上傳測溫數據;使用智能地磅系統,從車輛進廠、自動稱重到裝卸貨物、打印單據、并統一將數據上傳至管控平臺,整個過程可以實現無人干預,做到標準化流程。
在綠色施工方面,項目提倡資源節約的綠色施工理念,使用基坑施工降排水回收利用技術、雨水回收利用技術、現場生產和生活廢水回收利用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水收集與綜合利用;使用綠色施工在線監測及量化評價技術,通過在施工現場安裝智能儀表并借助GPRS通訊和計算機軟件技術,隨時隨地以數字化的方式對施工現場能耗、水耗、施工噪聲、施工揚塵、大型施工設備安全運行狀況等各項綠色施工指標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評價等。
項目效果圖
精心謀劃 齊心協力鑄造精品
作為西海岸新區新地標,融發大廈項目外立面選材精良,造型獨特。由玻璃和鋁板構成的白色外立面,與海浪融合,遠看與海天輝映,近看挺拔威武。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西海岸新區整體城市形象,為金融、科研等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企業提供健康舒適的總部辦公空間,成為集總部辦公、科研、商業等于一體,區域樓宇經濟新高地。
隨著B塔正式封頂,下一階段項目建設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承建方中鐵建工融發大廈項目負責人表示,全體參建人員將繼續以實打實的作風、硬碰硬的勁頭,精心謀劃、科學布局、扎實推進,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基礎上搶抓進度,努力將項目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建設任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國企的使命與擔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通訊員 王亭亭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