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島啤酒、海爾智家、青島港分別列青島上市公司一周熱度榜前三名。青島67家境內上市公司,近兩成實現股價上漲。漲幅靠前的是豐光精密、泰德股份、城市傳媒,股價分別上漲22.33%、16.99%、15.44%。此外,鼎信通訊預中標4億國網訂單,預計中標金額約占2022年度營業總收入的13.18%。
近兩成股價上漲 豐光精密漲幅領先
本周,A股市場繼續震蕩走低,北向資金凈流出57.87億。其中,上證指數下跌2.05%,深證成指下跌1.71%,創業板指下跌1.77%,科創50指數微漲0.08%。多模態AI、光模塊、CPO概念股表現活躍,申萬31個一級行業,僅有傳媒、通訊、農林牧漁等3個板塊上漲,分別上漲1.80%、0.82%、0.18%。跌幅前3名的板塊是建筑材料、國防軍工、輕工制造,分別下跌4.34%、3.80%、3.79%。對于近日市場走勢,國盛證券表示,滬指持續調整,低位出現連續兩日縮量十字星,市場拋壓逐步減緩,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預計,2024年A股有望呈現小牛市,短期將進入熊牛轉換期。重點關注產業周期和困境反轉方向,例如智能駕駛、AI、數據、醫藥、農林牧漁領域。
青島67家境內上市公司,近兩成實現股價上漲。漲幅靠前的是豐光精密、泰德股份、城市傳媒,股價分別上漲22.33%、16.99%、15.44%。跌幅較大的是高測股份、三柏碩、百洋醫藥,股價分別下跌10.98%、10.44%、8.89%。周四交易日,豐光精密登龍虎榜,機構席位買入2416.27萬元。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豐光精密指出,研發、生產和銷售精密機械加工件和壓鑄件等金屬零部件以及提供金屬零部件加工勞務是主營業務,在半導體領域主要應用產品包括電機軸、機器人部品、導軌滑塊、伺服電機軸、真空泵主軸等產品,真空泵主軸產品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真空產品及控制系統制造商埃地沃茲供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1.54億元,同比下降18.97%;歸母凈利潤1619.32萬元,同比下降41.18%。對于業績下滑,豐光精密表示受全球經濟下行導致的市場需求減弱,客戶訂單減少所致,目前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運轉。周內,城市傳媒釋放利好消息,股價表現突出。城市傳媒和科大訊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AI出版傳播創新研究院”,在優化出版發行模式、創新文化傳播形式、共建閱讀服務新場景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以科技服務內容產業,共同推進出版發行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中信建投近日指出,展望2024年人工智能行業,AI在垂直領域的落地和應用將是2024年的主線,看好AI在教育、自動駕駛、端側設備、工業場景的落地。
據同花順數據,截至12月8日收盤,青島境內6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7538億元,較上周7706億元減少168億元。總市值前10名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海信視像、森麒麟、特銳德、百洋醫藥、青島銀行、青農商行。市值增幅最大的是森麒麟、青島港、城市傳媒,分別增加13.69億元、9.09億元、8.32億元。市值降幅最大的是海爾智家、青島啤酒、百洋醫藥,分別減少61.35億元、33.29億元、22.05億元。67家上市青企的周交易額為310億元,較上周303億元增加7億元。周成交額前三名的是三柏碩、國新健康、海爾智家,成交額分別為39.11億元、23.78億元、21.64億元。周換手率前3名的是三柏碩、三祥科技、青島食品,換手率分別為258.70%、111.61%、61.39%。主力資金流入較多的是海爾智家、酷特智能、惠城環保,分別凈流入2259萬元、1743萬元、1721萬元。主力資金流出較多的是高測股份、三柏碩、青農商行,分別凈流出8672萬元、6960萬元、4097萬元。雷神科技、青島港連續5個交易日跑贏大盤,近期上漲態勢良好。
鼎信通訊預中標超4億國網訂單
12月8日鼎信通訊發布公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7日在其電子商務平臺公告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3年第八十九批采購(營銷項目第二次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招標采購)推薦的中標候選人公示”。鼎信通訊為此項目推薦的中標候選人,預計中標總金額約為4.11億元。鼎信通訊表示,本次預計中標金額約占公司2022年度營業總收入的13.18%,中標后,其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經營工作和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企查查顯示,鼎信通訊創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青島市南區軟件園,在高新區自建36萬平方米的高科技產業園。2016年10月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是青島第一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民營技術企業。鼎信通訊長期致力于智能電網多個專業領域的產品開發和業務推廣,致力于成為配用電領域的引領者。目前擁有上海芯片、西安算法、青島研發三大基地。
另一家來自高新區的上市青企高測股份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各環節出現開工不足及價格低迷情況,短期內各環節均面臨盈利下滑的風險,行業可能迎來一輪產能出清的競爭。預計本輪競爭之后將帶來光伏度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也將進一步刺激下游裝機需求,同時光伏行業的競爭格局可能進入相對穩定的新階段,整體上有利于光伏行業更健康發展。
據高測股份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11億元,同比上升92.24%;歸母凈利潤11.73億元,同比上升173.9%。日前,高測股份表示,受益于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及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公司光伏設備訂單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業績實現高增。
進入四季度,近年來景氣度較高的光伏行業進入去庫存周期,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產業鏈價格下行、開工率下滑、庫存量積壓是不少光伏企業目前的處境。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去庫存周期,對于一線和頭部企業來說壓力沒有那么大,但二線企業的開工率明顯下滑,壓力倍增”。近期,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中國光伏行業確實存在一定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風險,但總體屬于行業發展正常范圍。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光伏行業規范管理,引導產業合理規劃布局,穩步推進產業技術迭代和轉型升級,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中原證券研報指出,預計2024年光伏行業需求增速有所放緩,行業進入洗牌階段。市場層面的產能出清將會是一個過程,仍需等待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再次向上的時機。光伏行業估值處于歷史較低位,下行空間不大。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林慈恩 趙震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