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城市更新多次被中央層面提及,毋庸置疑,新一輪的城市更新如熱潮來襲。
“實施2157個項目、目前已完工1314個,膠州灣第二隧道、重慶路快速路等一批事關青島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啟動建設,張村河、閆家山等一批城中村改造‘老大難’問題得到突破?!?1月29日,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在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如是說。
實際上,這是青島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在全市頂格推動下,青島城市更新行動正沿著“一年重謀劃、兩年快起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發展地圖穩步推進,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增強。
青島城市更新起步更早
城市更新是城鎮化推進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一棵大樹經過祛病修枝,可以煥發出更旺盛的生命力,結出更豐碩的果實,一座城市同樣如此。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眹艺邔用娴奶栒俸屯苿?,標志著中國城市更新的時代大幕全面拉開。
提起青島,人們總是會聯想到美麗的濱海一線,時尚的人氣商圈,具有未來感的科創園區等,作為全球著名的宜居城市,青島自1898年正式開埠以來,這座城市不斷在老城之外開疆拓土,用青島式的滄海桑田向卓越的全球城市闊步邁進。
目前,青島市常住人口在2020年就突破千萬,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7.17%。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青島部分城區正經受著住宅老化、設施陳舊、交通擁堵、配套不全,甚至臟亂差等“大都市病”,可以說城市更新是青島面臨的一項緊迫而重大的任務。
與國家層面的大力推進相比,青島的城市更新行動起步更早。2022年3月,青島即印發《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頂格推進城市更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城市更新伴隨著頂層設計規劃起步。青島城市更新三年攻堅行動聚焦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低效片區開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個重點攻堅領域,綜合運用城市結構重塑、城市文脈傳承、公益利益優先、產城迭代升級等八大策略,為青島城市更新指明了重點和方向。
任務“進度條”不斷刷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政策加持、產業驅動、創新引領下,放眼青島,奮進、變革、拓新的城市更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頂格推進下,青島市城市更新十個重點攻堅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兩年來青島市共謀劃實施了總投資4210億元的135個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把城市更新建設工作推向深入。
兩年來,青島聚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目前,青島已實施市政道路建設工程90余個,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唐河路-安順路等10條骨干道路實現通車,重慶路快速路、膠州灣第二隧道等工程跑步推進。
外聯方面,濟青高速中線建成通車、青蘭高速(雙埠至河套段)完成拓寬改造。與此同時,濰煙、萊榮高鐵基本完成建設任務,京滬高鐵二線青島連接線項目即將開工,高效暢達的高鐵出行網絡正在加速形成。
同時,青島聚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在舊城舊村改造方面,全市舊城舊村改造工作在青島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牽頭承擔下,建設兩年來啟動改造49個城中村,主城區規模最大的城中村——張村河片區12個社區僅用一年半時間完成三年搬遷任務;市北區最后一個城中村——鹽灘社區完成搬遷,同時,完成了近80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在歷史城區的保護更新方面,青島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兩年來,對2平方公里的歷史城區核心區進行整體性保護更新和利用,保護修繕老建筑35萬平方米,整治提升了中山路、太平路等一批重點道路。
另外,青島聚力推進低效用地盤活利用,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梳理了一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區域,實施再開發再利用。目前,已騰空土地近5萬畝,正在加速產業的“騰籠換鳥”。
同時,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城市管理重點領域整治攻堅取得積極成效。兩年來累計拆除各類違建1700多萬平方米,主城區90余處農貿市場全部完成規范化創建,40余座橋梁的橋下空間實現美化提升。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青島城市更新三年攻堅行動啟動以來,1000萬青島人在細微中感受民生的“心跳”,在蝶變中看到城市的魅力。如今,蛻變的老舊小區與街巷、四通八達的路網、日新月異的環境……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與身邊點滴的變化,猶如一份份溫暖人心的“民生大禮包”,共同擦亮青島這座北方第三城的城市底色。
城市更新中的“青島模式”
城市更新,需要海量資金支持。錢從哪里來?成為這些系統工程縈繞不去的“靈魂拷問”。
面對城市更新項目資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盈利空間有限的特點,青島在摸索中過河,激發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逐漸蹚出一條“政府投資+專項債券+市場化融資”的多元化籌資保障模式。
據了解,青島市探索建立起在政府專項債方面,抓住國家鼓勵城市更新建設和民生建設的機遇,積極向中央爭取專項債券額度,從去年開始,專項債券額度大幅增加,今年下達了近500億元專項債券,其中80%用于城市更新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
同時,很多城市更新項目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不少還面臨歷史遺留問題,這就非??简灥胤秸闹腔邸?/p>
為加速推進青島城市更新三年攻堅行動,青島市組建了攻堅指揮部,以項目化、清單化方式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以舊城舊村改造為例,截至今年9月底,青島市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7萬套,占年度任務的115%;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2.1萬套,占目標任務的129%,新開工、基本建成、投資額三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不等不靠、突出重點、綜合施策。青島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來,以主動出擊的態勢,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堡壘。
“為提早謀劃,推動項目盡快落地落實,去年7月我們就已著手啟動2023年棚戶區改造計劃預申報工作,為棚戶區改造項目完善手續、申請融資等前期準備工作預留了充足時間?!鼻鄭u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在今年棚戶區改造推進過程中,全市實行“月調度、月通報”制度,對接開工較慢的區(市),認真梳理原因,穩步推進項目開工建設。
張村河片區改造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重頭戲”。今年7月,中韓街道中韓社區搬遷工作正式啟動,這是張村河片區所涉及的12個未改造社區中的最后一個城中村,意味著嶗山區提前達成張村河片區城中村改造計劃“三年任務、一年半完成”的總體目標。在環境治理方面,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深入推進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攻堅,開展河道控源截污、拆違治亂等綜合治理,打造了一條全新的生態宜居城市“綠腰帶”。
相比大規模的張村河動遷,零星地塊舊改面臨面積小、開發價值低、資金籌措難等現實問題。然而,無論是為了民生福祉,還是提升中心城區經濟密度和區域能級,改造都勢在必行。雖然直接受益的可能只是這座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人,但他們的夢想和期待,同樣需要實現,因為這是一座人民城市的必答題。
市北區最后一個城中村—鹽灘村的拆遷一直是難題,早在20年前就有動遷計劃,但由于重重原因擱淺至今。為做好這份答卷,去年以來,職能部門逐戶研究,深入謀劃,妥善解決了鹽灘片區“一地兩證”等歷史遺留難題,突破了房地權屬不清、繼承關系復雜等瓶頸障礙。如今,這個擁有600年歷史的村落將走進歷史,894戶居民將告別逼仄的環境,搬進嶄新的樓房,鹽灘片區即將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另外,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青島持續發力連續四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每年必須辦好的市辦實事。今年以來,青島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加強資金籌措,提高改造標準,實現技術創新,真正讓市民感受身邊變化,享受城市美好。據了解,截至目前,計劃改造的473個小區已完工420個,惠及居民12.84萬戶,剩余項目將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改造過程中,青島住建局堅持問需于民,推進“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嚴把設計方案審查、質量安全監督、竣工驗收移交關,做實“里子”,扮靚“面子”,提升“內涵”。
扎實的工作獲得了外界廣泛的好評。今年,青島市老舊小區改造經驗做法多次獲住建部通報推廣,青島市今年躋身全國9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激勵支持城市行列。
總之,青島在城市更新的做法經驗,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樣板,從存量中創造增量,輸出了嶄新的“青島模式”。
未來仍有廣闊空間
兩年來,青島在城市更新領域連續攻克了一系列難點堵點問題,青島城市面貌更美、城市功能品質更優、更加宜居宜業宜游,連續四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相信,隨著國家城市更新政策的完善,以及由此而釋放出的政策紅利,青島在城市更新領域可以加速實現舊改項目的轉化。
利好消息是,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超大特大城市分三類推進實施,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青島作為特大城市與北上廣深超大城市一起,將迎來“10萬億級城市更新”市場。
下一步,青島將對照三年攻堅行動確定的項目計劃,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及TOD開發、城中村改造、公園城市建設等領域再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更加有效地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停車場建設和群眾身邊微更新微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將加快推動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把存量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引入專業化運營平臺,大力發展產業特色鮮明的專業園區,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長效機制,不斷深化在違法建設、市容秩序、交通擁堵等領域治理成效,營造更加整潔有序的環境,持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青島城市更新,大有可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國棟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