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后,青島地鐵快速做出反饋,正積極準備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研究,并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構建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預留了市區向海陽、日照、平度、萊西等線路建設延伸條件,同時配合省市有關部門開展了部分市域(郊)鐵路的前期研究工作。這是什么信號?借助“都市圈模式”,山東有些三四線城市都有望躋身地鐵俱樂部。
預留向海陽、日照等地延伸條件
今年10月份,山東省政府對外發布的《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統籌布局以青島為中心樞紐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建設,并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構建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11月印發的《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也提出,重點加快濟南、青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城市開展軌道交通規劃建設。
青島是省內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也成為全國地鐵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線網遠景年規劃19條線、872公里,累計獲批三期建設規劃共13條線、506公里,位列全國第九,已全部開工建設。
青島地鐵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紀明濤介紹,青島地鐵積極參與我市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研究,在線網規劃編制過程中,統籌考慮多網融合,優化軌道交通網絡架構,預留了市區向海陽、日照、平度、萊西等線路建設延伸條件,同時配合省市有關部門開展了部分市域(郊)鐵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2028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青島”
11月24日,青島地鐵5號線工程瑞昌路站-湖島站區間右線雙模盾構機“瑞安號”順利始發,這是5號線第7臺始發的隧道掘進設備,目前,5號線隧道掘進設備已有三分之一始發。巨無霸“瑞安號”直徑6.5米,長90米,穿梭于復雜地質中,這也是5號線建設征程中又一關鍵節點。事實上,不止地鐵5號線,地鐵三期工程正有序推進,施工進場率已達到97%。
“瑞安號”順利始發
地鐵在建線路的進展頗受市民關注。據紀明濤介紹,目前,全市線網遠景年規劃19條線、872公里,累計獲批三期建設規劃共13條線、506公里,位列全國第九,已全部開工建設。目前,已開通運營線路7條、318公里,覆蓋七區一市,主城區初步成網運營。在建線路達到10條、188公里,計劃至2028年陸續建成,實現交通樞紐和主要商圈全覆蓋,初步建成“軌道上的青島”。
目前,地鐵三期工程有序推進,施工進場率已達到97%,101座新建車站中,93座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一、二期線路中,2號線西延段正加快土建收尾工程,計劃2024年年底開通運營;6號線一期作為全國第一條全自主運行TACS示范線、青島第一條無人駕駛線,計劃年內空載試運行,將于明年上半年開通運營;8號線南段正加快推進土建施工,將力爭2026年開通運營。此外,2號線海信橋站,1號線西鎮站,4號線觀象山(市立醫院)站,13號線嘉陵江西路站、香江路站于今年相繼投用,運營車站達到150座,整個線網的客流承載力進一步增強。
“地鐵城市”建設穩步推進
地鐵建設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如何能夠讓地鐵更好為城市賦能?
地鐵讓城市運行效率極大提升。
據紀明濤介紹,根據《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80%通勤者45分鐘可達”是城市運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質的衡量標準,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目標。以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為契機,青島地鐵大力發展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TOD),努力讓更多人生活工作在地鐵兩側,不斷提高市民通勤幸福感。青島地鐵系統梳理全市13條線路、266個站點周邊土地,建立了占地逾萬畝、投資超千億的“21+N”項目庫,目前正加快推進10個項目建設,建筑面積達135萬平方米。
其中,青島北客站片區作為我市TOD開發重點片區,依托這個區域內的高鐵、地鐵、膠州灣大橋等交通樞紐優勢,打造“青島門戶·城市客廳”。目前已與合生商業達成合作協議,首期住宅用地已完成出讓,東廣場地下空間已全面鋪開建設。
近期,青島地鐵還與山東大學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將引入山大高品質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為該區域后續高質量發展賦能優質教育資源。青島北客站西片區,具有270度海景資源及產、城、海融合發展等一體化海陸生態優勢,將按照“設計之城”定位,聚力打造設計產業集群發展高地。目前,項目北側岸線整治已完成72%,規劃設計方案已通過評審,控規優化已進入審批程序,正開展《青島設計之城策劃實施方案》編制工作。
未來,青島地鐵將通過TOD綜合開發,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助力青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實現從“建城市地鐵”到“建地鐵城市”的轉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