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市南,再“金”階

    走在青島市香港中路現代金融集聚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幕幕商業高樓林立、金融機構集聚的景象。毗鄰青島市政府的集聚區是青島市重要的金融會客廳,目前集聚區內集聚各類金融機構60余家,是青島市“浮山灣國際金融集聚帶”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一隅的景象彰顯的正是市南金融的強勁活力。

    現代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動脈”,一頭連著千行百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因此“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活則經濟活”。作為青島的核心主城區和最早的金融集聚區,市南區是青島現代金融發源地,是青島金融業長期以來的中流砥柱,更是市南區產業發展的“最亮底色”。豐富的金融業態,優質的營商服務,對實體經濟的精準支持無不體現出市南金融的強大底氣與信心。

    產業集聚提高含“金”量

    11月14日,青島市2023年度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名單公布,涵蓋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領域的 20個集聚區入選,其中“萬邦中心跨境金融集聚區”獲評現代金融類服務業集聚區,這也意味著市南區在“香港中路現代金融集聚區”基礎上,再添一處市級現代金融集聚區,是全市唯一擁有兩個市級金融業集聚區的城區。

    2022年,青島市立足服務全市金融產業協調發展原則,構建了“一核、一帶、多中心”的金融業空間布局,“一帶”即是浮山灣國際金融集聚帶,“萬邦中心跨境金融集聚區”與“香港中路現代金融集聚區”均位于一帶核心區域,雙集聚區的創建將重新點亮“青島金融街”品牌,彰顯“市南金融”的顯示度、辨識度、影響力。


    海航萬邦中心俯瞰圖


    記者采訪了山東海航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馬艷州,他告訴記者:“海航萬邦中心項目由山東海航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營,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大概是21.6萬平方米,屬于青島市老牌地標性城市綜合體,由甲級寫字樓、購物中心、海景住宅三部分組成。”據悉,寫字樓項目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目前出租率約81%,主要入駐企業以世界五百強、國內外知名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為主。

    馬艷州告訴記者,萬邦中心跨境金融集聚區目前已匯聚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濰坊銀行青島分行、德意志銀行、韓國產業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天安人壽、德華安顧、中信保誠、亞太財險等多家重量級金融企業,連續多年實現納稅超3億元,占集聚區稅收的90%以上?!澳壳?,已經初步形成以跨境金融為特色的金融服務業集聚區。入駐的金融企業達到35家,2022年金融企業稅收達38587.81萬元,占所有入駐企業稅收額92.83%。”

    記者了解到,山東海航商業在2020年到2022年繳納稅額累計超過了3700萬元。因為經濟貢獻突出,獲市南區人民政府頒發2020年度市南區區級稅收百強、2019年度市南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市南區2019年度大企業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旗下的東海公館項目已經入駐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濰坊銀行青島分行,連續多年實現納稅超3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金”動力

    以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創造了占全市總量10%的生產總值,市南區集聚了140家各類金融機構,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54.05億元,同比增長6.1%,對GDP增長起到上拉作用,金融業增加值、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均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是全市金融業態最全、結構最優的城區。

    由此可以窺見,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之基,活力之源。

    市南區服務業占比90%,其中以中小微服務業居多。2023年以來,市南區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突破450億元,較年初增長78余億元,余額與增量均居全市前列,有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組建包含18家銀行機構、31支金融輔導隊、150余名金融輔導員的專業化金融輔導隊伍,直接面向中小微企業、專業園區、重點項目開展常規化、特色化對接,助力重點項目解決融資需求,為企業紓困解難,營造最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舉辦對接會,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雙循環格局之下,需要金融更具活力地服務于實體產業和經濟的發展。今年以來,市南區數字經濟營業收入規模突破4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從2017年的125家增長到2022年超過250家,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山東省瞪羚企業1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0余家。新一輪科技創新背景下,金融正在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力度,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這些都是金融機構青睞合作的產業對象。作為農業銀行體系內科創企業金融服務試點分行,農業銀行青島分行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達到58億元,累計貸款近200億元。服務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強風險評估與信貸決策支持,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如中信銀行青島分行“科創e貸”產品憑借“單戶金額高、流程全線上、融資成本低、借款純信用”等突出優勢,自產品上線以來,累計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近2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得到市場一致好評。市南區還推動轄區金融機構向金東數創、松立控股等科技企業累計發放“人才貸”貸款金額6000余萬元,為人才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不斷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同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山東省正全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青島是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城市,為綠色金融發展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市南區出臺《青島市市南區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綠色金融產品供給,持續加大綠色貸款投放。各金融機構積極踐行“雙碳”戰略,爭取單列綠色金融額度,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積極服務綠色經濟發展助推區域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如農業銀行青島分行與市南區某重點企業簽署100億元碳金融合作協議,在生態修復、綠色金融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截至今年8月末,該行綠色信貸較年初新增127.5億元,增速51%,2023年以來累計發放綠色貸款192.7億元。

    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明顯加速,多層次市場體系不斷健全,直接融資占比不斷提升,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另一主要陣地。9月25日,樂艙物流成功登陸港交所,是今年市南區新增的第2家上市公司,青島市新增的第5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市南區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3家、納入重點擬上市后備庫企業40余家,上市梯隊格局持續優化。同時,完成山東省首個資本市場服務平臺——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改造升級工作,建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全牌照”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組織各類資本市場培訓活動30余場,推動更多市南區企業明晰上市發展路徑,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政策扶持方面,市南區出臺《市南區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將法人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創投風投機構作為近幾年招引重點。成立“重點金融項目工作專班”,洪泰資本、安芙蘭基金等一批行業領先的創投項目落地市南,依托創投平臺引進天圖投資等50余個項目。今年以來,落地國泰君安證券青島分公司、水滴保險經紀青島分公司等金融機構及企業80余家。高水準舉辦“2023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市南分論壇系列活動,助力簽約150億元各類金融項目。

    對新落地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最高獎勵1.5億元,對財富金融、家族信托等新金融機構最高獎勵2000萬元,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最高獎勵5000萬元,對成功上市的企業最高獎勵1500萬,累計走訪金融機構600余家次、協調解決機構訴求100余項。主動將70余個市、區重點項目已納入金融輔導范圍……今年以來,市南區修訂出臺樓宇經濟、企業上市、創投風投、財富金融等產業配套政策細則,推動金融領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助力重點項目解決融資需求,為企業紓困解難,營造最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馬艷州表示,海航萬邦中心在這些年的項目招商運營過程中得到了市南區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與市南區發改局、商務局、金融局等各職能部門的緊密溝通,金融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之前市南區還實行了樓長制,每一個商務樓宇都由專門的科級干部負責對接。協助項目運營企業和入駐企業協調各類事項,解決困難。入駐海航萬邦中心項目和東海公館項目的各類企業在企業注冊、事項審批、稅收補貼、行業政策等各方面,均獲得了大力支持?!?/p>

    以1996年建成的黃金廣場為例,2022年市南區兌現500萬元樓宇政策資金獎勵,撬動運營方投入4600萬元升級改造,對安全保障設施、樓宇職能管理、拓展公共服務空間、優化企業辦公環境等方面提升品質,升級后黃金廣場引入了太平洋財產保險、太平洋人壽、英大泰和人壽等金融機構,成為具備金融特色的稅收“億元樓”。

    創新發展繪就“金”藍圖

    青島這座城市肇始之初,就與現代金融密不可分。如今,市南金融正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歷史城區的保護,在這里,市南區創新性地將數字人民幣試點與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有機融合,打造了亮點突出、特征鮮明的“上街里”數字人民幣特色街區,實現了上街里區域三江里、愛爾集市等商圈數字人民幣100%全覆蓋,為老街區煥新,商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市南區還在中山路區域謀劃建設“金融文博館”,通過一家銀行、一個金庫、一條金融街,將描繪青島金融發展和變遷的“工筆畫”鋪展于眼前。

    正如數字貨幣將傳統與現代相交融,市南區金融業在鞏固自身支柱產業地位的同時,聚高質量發展勝勢,進一步向建設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邁進。據了解,在市南區落地了全省首個數字人民幣預付資金監管平臺——“智金衛士”的首批商戶,發放180萬元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累計拉動1300余萬交易額,惠及餐飲、零售和汽車消費等商戶50余家。

    亮眼的成績彰顯了不凡的實力。繼往開來,市南區金融新發展格局下的發展藍圖仍在不斷繪就,金融與實體經濟互相融合、互相成就,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依然可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