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膠州市答好民生卷  8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

    11月29日,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召開“感受身邊變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膠州市專場。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膠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22.4億元,增長7.2%,快于全國、優于全省、好于青島,連續7次奪得青島“真抓實干、勇當排頭”紅旗。成績的背后離不開膠州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發展成果更需百萬市民共建共享。膠州將8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持續答好有溫度、有質感、有品位的民生答卷,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變化、共享城市美好。截至目前,今年確定的10件、39項政府實事中,17項已提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

    新聞發布會現場

    住有宜居,持續改善城市面貌

    城市建設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的體現,也是群眾可觀可感的民生關切。今年以來,膠州市深入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188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1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4%,城鄉“面子”更靚、民生“里子”更實。

    堅持品質化更新。高標準改造“比華麗”等103個老舊小區,統籌解決外墻破損、配套缺失、電梯加裝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市南小區作為全省5個小區之一入選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全國“智慧社區及綜合服務管理應用培訓班”在膠州市舉行。建成開放22公里城市綠道和11處口袋公 園,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愿景逐步實現。城區8處公共停車場建成使用,57處停車資源聯網共享,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堅持一體化建設。高標準完善全域路網,上合大道新建段、航空大道建成通車,中北通道、融合大道、地鐵8號線支線等重點交通工程加快推進,全省首條膠輪虛擬軌道中運量線路“上合之光”順利開跑。新改建、大中修道路48條,新開通、優化公交線路27條,改造提升772處新式公交站亭,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榮譽稱號,“內聯外暢”的城鄉路網加速構建。

    堅持系統化治理。城區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全面完成,488個村莊完成污水治理,膠西、張應兩座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循環經濟產業園年底即將建成啟用,榮獲全省2023年第一季度衛生城鎮復審現場評估第1名。創新“大物管”模式,全面推行“一把掃帚掃到底”,接管145個老舊小區、57條背街小巷,相關經驗做法被住建部通報推廣。

    學有優教,扎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的發展,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膠州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創新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質效,全力推動基礎教育均衡普惠高質量發展。

    科學布局校園建設,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3年投入58.5億元推進37個校園項目建設,今年交付啟用少海試驗學校等17個項目,新增學位14370個,有效應對了新生入學高峰。

    堅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并舉,優質園率達81.8%,普惠率穩固在94.8%以上,順利通過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調研評估檢查。義務教育成立20個教育集團,實現100%集團化辦學,近千名學生在國家、省級、市級層面奪得獎項和榮譽。

    每年投入近1億元,高標準實施農村中小學營養午餐、標準校車、課后校內托管服務,切實解決廣大市民子女入學的后顧之憂。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投入1000余萬元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舉辦兒童劇、音樂會等140余場,惠及全市中小學生12萬余名。

    病有良醫,強化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民不但想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這對衛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以來,膠州市持續補齊醫療衛生工作短板,衛生資源總量和人民群眾主要健康指標均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在醫療體制改革上,創新“1+3+18”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總醫院”管理模式,從源頭上實現“六統一”管理,作為青島唯一區市獲得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督查獎勵。

    在設施建設上,實施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有序推進9個醫療衛生項目建設,婦幼保健院及5個衛生院項目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中醫醫院新院區啟用運營。

    在服務質效上,打造“全市一家醫院”服務場景,預約就診時間精準度縮短至20分鐘,在青島率先完成全區域分級轉診系統對接工作。構建“三高一慢”醫防融合服務體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升級到2.0版本,覆蓋率達100%,東方·膠州醫院神經外科獲評“中國縣域強科”。

    娛有所樂,全面提升人文品質

    膠州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近年來,膠州市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再現歷史場景、導入多元業態、提升產業能級,全力構建以文潤城、以文化人的生動局面。

    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深入挖掘河海文化、膠澳商文化,加快推進三里河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打造膠州文化地標。高標準建設云溪河、護城河兩河歷史文化公園,打造膠州版“清明上河圖”。新建問溪書房等城市書房5處,為50余處村莊更新配備文化設施設備,300余個自然村實現“圖書漂流”。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新變化,開展戲曲進鄉村、微演藝、公益電影放映等惠民演出近萬場次,新春秧歌會、膠州秧歌大賽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文化串門”品牌獲評山東省“五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在文化交流方面,舉辦上合馬拉松等“上合”系列體育賽事300余場次,成功舉辦2023上合之夏、2023“嗨一夏”啤酒燒烤音樂節等文旅活動20余次,累計接待游客80萬余人次。秧歌舞蹈節目《踏青》,參與“中國同中亞人民文化藝術年”暨“好客山東·絲路情長”文藝演出活動,受到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領導人和普通民眾的熱烈歡迎。

    弱有眾扶,織密民生保障網絡

    圍繞困難群體享有更有尊嚴的生活,著力構建多層次幫扶體系,切實兜穩群眾的幸福底線。

    社會保障有力度。強化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建成村(社區)養老服務站141處,超額完成62處,打造示范性失智老人日間照護中心,智慧養老入選國家試點。創新“黨組織領辦養老食堂”,運營養老助餐機構147家,簽約助餐老年人1.6萬人。建成市級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中心,千人托位數提升至3.4個。全市實現醫保參保88.4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6.4萬余人次、8700萬余元。

    社會救助有溫度。扎實推進低保工作提質擴面,摸排困難群體7000余人,新增低保對象500余人。完善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救助困難群眾38.05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6億元。通過“周行一善”活動等渠道,發放慈善救助資金1700多萬元。

    公共服務有深度。持續優化“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提供就業崗位3.5萬余個。率先打造“就享家”品牌,創新搭建零工社區平臺,系統解決“馬路零工市場”問題,打造全省首個零工社區,實現農民工就業2.1萬余人。啟用“膠安薪”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群體性勞動爭議案件下降40%,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社有善治,構建和諧穩定環境

    安全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基本要求。今年以來,膠州市持續保持對違法犯罪的高壓震懾態勢,組織開展集中清查行動44次,刑事警情下降6.4%,掃黑除惡等多條戰線打擊成效位列青島市首位。圍繞辦好群眾煩心的事,整合膠心辦、政務熱線等15條訴求來源渠道,迭代升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綜合服務平臺”2.0版本,受理群眾訴求30.4萬件,辦結29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4.23%,實現群眾訴求“一口進、一口辦、一口出”。圍繞抓好群眾安心的事,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統籌整合13個市鎮調解中心資源力量,建立專職調解員隊伍,建強法律顧問隊伍,打造“膠心談·合力辦”解紛工作品牌,切實推動各類矛盾發現在基層、處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