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年內15家上市公司花17億買私募!業內建議:排查多層嵌套產品陷阱

    伴隨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上市公司投資私募基金的案例開始增加。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15家上市公司認購了私募證券產品,涉及16家私募旗下的20只產品,合計認購金額超過17億元。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上市公司投資私募基金,普遍是出于拓寬投資收益以及優化財報的需要。

    不過,投資私募基金也需要規避風險。

    “上市公司投資私募基金時做好分散投資,避免押寶式集中投資,并選擇適合自身資金屬性和風險收益預期的產品或者組合?!币晃凰侥既耸刻嵝?。

    50億以上規模、量化策略受青睞

    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榮浩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今年內,上市公司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截至11月21日,年內有15家上市公司購買了16家私募基金旗下的20只產品,總計17.37億元,同比增加了1.3億元。

    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 截止日期:11月21日

    “上市公司自身的財富管理需求一直存在,過去是以固定收益類產品配置為主,而隨著該類產品收益率的下降,和近年來許多非標暴雷,很多上市公司轉向私募基金,也慢慢適應了凈值型產品的收益特征?!睒s浩解釋。

    力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寶曉輝認為,一些上市公司是出于拓寬投資收益以及優化財報的需要而投資私募基金。

    他還談到,過去,私募行業沒有被市場充分了解,不少上市公司還認為私募是面向個體的投資渠道,也對私募行業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擔憂,但隨著私募行業不斷健康發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認識到私募行業對自身運營的輔助作用,更愿意嘗試私募基金投資。

    年內認購私募證券產品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偏好?

    從管理人規模上看,超過6成以上的上市公司選擇了50億元以上規模的管理人;其次,選擇管理規模在0-5億元規模管理人的上市公司占比為26.7%。

    從策略類型看,上述15家上市公司配置的私募產品涵蓋了債券、CTA、FOF等策略,其中,量化策略相對更受青睞。

    對此,榮浩分析,上市公司選擇50億元以上規模的管理人,能相對降低自身試錯成本。同時,資產配置的邏輯正在被廣泛接受和作用,而量化這幾年有目共睹的收益特征也讓上市公司選擇下注。

    寶曉輝認為,目前上市公司相對比較青睞固收類私募產品。隨著市場波動的不斷加深,對傾向于穩健投資的上市公司而言,固收類私募基金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從項目上看,目前上市公司主要傾向于‘投資本行業的私募基金’以及‘投資高新行業的私募基金’這兩種,前者是因為上市公司對自身賽道相對熟悉,有更好的把控度,后者則是上市公司對新行業投資試水的一種嘗試和探索?!彼M一步分析。

    應重視風險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出現了一起上市公司因購買私募基金過程存在違規而被監管處罰的案例。

    11月初,重慶證監局對隆鑫通用(603766.SH)及4名高管出具了警示函。此前的10月下旬,上交所也對隆鑫通用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起因均為隆鑫通用實際控制人暨時任董事長涂建華于6月14日代表公司簽訂了某私募基金合同,而市場對該董事長在自身債務纏身的情況下批準公司用7億元購買私募產品之事頗有爭議。不久后隆鑫通用全額收回了7億元認購款。

    針對此事,上交所方面認定,隆鑫通用以自有閑置資金7億元購買中高風險的私募股權基金產品,相關投資款項能否按期贖回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基于其風險敞口,屬于公司董事會審批權限。且根據公司公告,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回撤風險,存在給公司帶來更大損失的可能性,甚至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但公司未按規定及時履行相應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情節嚴重,造成較大市場影響。

    購買私募基金引發違規或許只是個案。從更普遍的情況看,上市公司投資私募基金還需要規避一些風險。

    榮浩建議,一是做好充分的盡調,選擇已備案的、正規的銷售機構或者管理人,避免投入多層嵌套的產品;二是在策略上做好分散投資,避免押寶式集中投資,并選擇適合自身資金屬性和風險收益預期的產品或者組合;三是定期與銷售機構或者管理人做好務實、有效的投后溝通。

    寶曉輝則談到,私募投資是高風險行業,具有周期較長、流動性較低、投資回收期較長等特點,期間面臨著投資項目風險、管理風險等諸多風險,一旦上市公司投資失敗,不僅會對自身現金流造成沖擊,還可能會影響到自身主業的拓展經營,加劇投資者的不信任。

    此外,他認為,對于已經涉足私募股權投資的上市公司來說,需要對監管風險有更清晰的認識,要設立防火墻,保持上市公司與基金、投資標的的獨立性,避免利用關聯交易損害公司和股民利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