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即墨法院發布《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白皮書》  三年判處罪犯124人對8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

    新聞發布會現場

    11月16日,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即墨區2020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情況,并發布《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白皮書》。據悉,2020年至2022年,即墨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06件,結案96件,判處罪犯124人,對91名未成年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202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實施辦法》以來,即墨法院共對8名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實行犯罪記錄封存。

    白皮書顯示,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犯罪,即墨法院秉承“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要求,認真履行未成年人刑事審判職責,為即墨區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立足審判實際創新工作機制

    即墨法院堅持專業化審判,遵循司法規律,加強未成年人雙向保護,依法懲戒和精準幫教涉罪未成年人,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保護及救助工作。

    加強特色審判機制建設

    即墨法院設置愛心法庭,建立法官、公訴人、法定代理人、心理咨詢師“四位一體”的法庭教育模式,采用“圓桌審判”形式審理涉少刑事案件,使未成年被告人感受到司法的關懷。開展社會調查,針對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監護教育、個人性格等信息,通過其直系親屬、同事、老師、同學等展開全面細致的調查,形成社會調查報告,作為定罪量刑、法庭教育、判后矯治的重要參考。進行心理疏導,制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心理干預工作辦法》,設立“心靈港灣”心理輔導室,聘請3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及2名從事專業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師志愿者,為有需要的未成年被告人提供專業心理輔導。

    加強未成年人普法教育

    即墨法院積極開展青春護航行動,建立線上線下“立體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機制,選任32名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開展模擬法庭等普法活動63次,為5.4萬余名中小學生提供法治教育服務。

    庭后延伸服務助力回歸社會

    即墨法院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就輕罪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建立專門檔案,加蓋封存章,規范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盡可能減少犯罪記錄對輕罪未成年人復學、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目前,已通過跟蹤幫教幫助4名少年犯復工,7名少年犯復學,其中3名少年犯考上了大學。

    注重訴源治理

    即墨法院堅持問題導向,依法能動履職,針對辦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發出開展欺凌防控等專項工作的司法建議,并得到積極回應,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社會環境。認真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深入開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源頭預防犯罪,將《家庭教育促進法》普法宣傳與法治進校園、法院開放日等工作有機融合,通過發放“致家長朋友的一封家庭教育指導信”、設立“家長課堂”等方式,宣傳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全社會樹立依法、科學進行家庭教育的觀念。

    白皮書總結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主要特點,并結合司法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從精準排查防控、積極引導就業、強化校園管理、重視家庭教育、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安睿

    責任編輯:臧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