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青島市鄉村人才工作觀摩交流會在即墨區召開。記者在會議上獲悉,青島市堅持“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工作導向,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人才隊伍。目前,全市鄉村人才資源總量超過41萬人,高素質農民19萬人; 累計評審農民正高級職稱21人、副高級職稱53人、中級職稱461人、初級職稱412人,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此次會議實地觀摩鄉村人才工作情況,交流總結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情況,征求對全市鄉村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安排部署下步鄉村人才工作。與會人員先后前往青島德龍種子研發中心、瑞克斯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泊新村黨群服務中心實地觀摩,了解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
座談會上,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匯報了鄉村人才工作情況,5名鄉村人才代表結合各自行業領域和產業發展作了典型發言,圍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入交流、建言獻策,在思想碰撞中激發智慧火花,在交流研討中凝聚發展共識,座談會氣氛熱烈、情懷滿滿。
青島玉田糧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彩榮,講述個人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以合作社為依托,開展專業化、規?;?、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民增收的生動事例。省人大代表——地平線合作社理事長姜波,講述以合作社為依托,開辦農民田間學校,通過科普示范、培訓、幫扶、服務等形式,把農戶就近召集起來,根據農時季節或晚上,舉辦科技培訓班,為廣大農戶提供幫助,帶動村民提升致富能力、實現增產增收的感人事例,得到與會人員共鳴。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以本次觀摩活動為契機,將即墨區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學習,切實將觀摩成果轉化為推動人才振興的具體行動,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近年來,青島市高度重視鄉村人才工作,先后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20條、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15條等一系列硬核措施,強化本土人才培育,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實施頭雁人才示范工程,探索“平臺+導師”服務模式,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以鄉村振興英才、齊魯鄉村之星、青島拔尖人才等“實力股”為導師,以返鄉入鄉創業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等“潛力股”為學員,實行“一帶一”“一帶多”“師帶徒”指導,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團隊效應明顯的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推動形成“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農民創業創新局面。
截至目前,累計創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12家,培育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9名。實施專業人才培育工程,連續9年將高素質農民培育列入市辦實事,推行“學歷+技能+創業”全方位培育模式,構建“高校+田間學校+實訓基地”多方參與的立體式、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建成國家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3個、市級培訓示范基地26處,認定田間學校160處,累計培育職業農民17萬余人、高素質農民1.94萬人,為我市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會議指出,鄉村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發展的寶貴財富,特別是隨著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需人才數量、質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鄉村人才扛牢鄉村振興使命,發揮自身優勢,擔起“傳幫帶”責任,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業、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治理上多干事、干成事。相關部門主動和鄉村人才溝通交流,統籌用好政策創設、平臺打造和示范帶動“三大抓手”,搭建人才選拔培養平臺,著力建設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推廣人才、農村專業服務型人才“四支隊伍”。積極發現和選樹人才典型,以榜樣示范,引領更多的農村鄉土人才成為創業致富的領頭人,帶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營造全社會愛才惜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有關負責同志及各區市鄉村人才代表共30人參加會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潘岳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