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公司又遭大額處罰。
10月20日,金融監管總局網站顯示,工銀理財、中郵理財在10月18日分別被罰款710萬、340萬,合計1050萬,處罰原因涉及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理財產品投資和合作機構等方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自原銀保監會于2022年6月對理財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金融監管總局已合計對7家理財公司開出罰單,金額合計2765萬。被處罰機構類型涵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理財公司,分別為5家、1家、1家。
“接下來還會有理財公司的罰單,金額可能比目前已有的罰單金額更大。”一位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具體來看,此次工銀理財罰單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涉及通過混同賬戶歸集理財產品收益并支付費用,未做到理財產品之間相分離等八個方面;中郵理財罰單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涉及理財產品凈值未及時反映底層資產風險等七個方面。兩個公司銀行違法違規事實有多項為首次出現。
對于監管部門對理財公司開出的罰單,《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解釋稱,原銀保監會首次針對理財業務建立起從日常監管和現場調查直接進入立案調查、行政處罰的快速處置機制,大幅提升了糾錯及時性和監管威懾力。監管從快從嚴,有助于理財行業進一步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塑造行業良好生態,引導行業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原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曾表示,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后,原銀保監會堅決貫徹“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基本方針,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抓主要矛盾,找準切入點,扎實推進理財業務整改轉型:一是下大力氣整治各類資管亂象,直擊根源糾正資金脫實向虛與監管套利;二是組合出拳嚴懲違規,強化理財業務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發揮監管威懾作用;三是多措并舉指導銀行嚴格制定落實存量業務整改計劃,穩妥有序加快個案處置。
目前,金融監管總局已經發布了多項理財公司相關文件,包括《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理財公司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等。
“目前監管部門正針對理財公司的發展特性建立起一系列的監管制度和框架體系,并持續完善監管制度方向和內容,預計未來還會有其他的政策舉措出臺,目的是為銀行理財業務長遠健康發展堅定基礎?!币晃恢槿耸繉?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截至目前,監管部門已批復31家銀行理財公司開業,包括大行理財公司6家,股份行理財公司11家,城商行理財公司8家,農商行理財公司1家,合資理財公司5家。據了解,對于未來理財公司設立,監管部門仍是“成熟一家、批準一家”原則,有序批設銀行理財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共有265家銀行機構和30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3.71萬只,較年初增長6.88%;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