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發布數千英才需求榜“智引全球”

    高質量發展的城市與彬彬濟濟的人才智力總是雙向奔赴、相互成就。10月19日,2023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暨第二十三屆“藍洽會”在西海岸新區盛大啟幕,活動以“聚才聚力、創贏未來”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設置了“人才強青”推介、重點產業海外高層次人才產學研項目洽談會、“智引全球”藍色招聘活動等板塊,發布3415個海外高層次人才需求、現場提供5700多個招聘崗位,旨在吸引集聚一批國內國際領先的人才科研項目借此盛會落戶青島,將“人才強青”計劃向縱深推進。

    最高“億元啟動經費”全球求賢

    “‘藍洽會’拿出滿滿誠意面向全球招賢納士,有效拓寬了哈工程青島的引才渠道,協助我們和海外行業專家進行重點項目聯合攻關?!惫枮I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屆活動緊緊圍繞智能家電、海洋裝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24條重點產業鏈,征集并發布173家重點企事業單位3415個海外高層次人才需求。大會首次開展海外人才現場招聘活動,組織110余家用人單位現場提供5700多個招聘崗位,搭建起海內外人才和用人單位精準對接的交流平臺。


    活動現場

    “真金白銀”是“搶人大戰”最直接、最有效的“招數”。招聘現場,不少用人單位對急需緊缺人才都不吝重金求索,碩士平均年薪為15-30萬元,博士平均年薪為30-50萬元,部分單位的年薪高達60-80萬元。其中,中國海洋大學為新引進的“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開出最高80萬元年薪;青島能源所招聘組群/研究組負責人啟動經費最高可達1億元……優厚待遇展現出的是市場主體“引鳳歸巢”的真心誠意,釋放出的是城市尚賢愛才的強烈信號。此外,大會還為求職者提供了免費住宿、直達專車、政策咨詢、職業培訓、就業對接等一攬子暖心服務舉措,溫馨關懷成為本次活動攬才入青的又一“利器”。

    活動現場

    據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介紹,本次發布的榜單緊貼青島市24條重點產業鏈發展需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海洋、生物醫藥、現代金融、智能制造裝備等領域人才需求量較大,約占總需求的50%。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領軍科學家、研發工程師、博士及博士后、項目總監等產業領域緊缺人才,約占總需求的55%。

    活動現場

    作為唯一承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發布全省首個《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指南》團體標準,推出“梧桐樹”聚才計劃等系列政策,設立科研創投風投基金5.6億元,聘任185名兩院院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重點產業專家顧問,集聚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667人,人才成長和發展生態不斷提升。

    項目加速落地釋放發展動能

    “簽約后,我們項目在實際操作和資金方面都能得到中德生態園的支持,有利于項目推廣和發展?!碑斕欤愀劾砉ご髮W工業與系統工程專業博士夏歷翹與中德生態園管理委員會簽約后高興地表示,他此次參會的項目旨在基于現有預測性維護的基礎上,結合知識圖譜實現認知性維護,實現工程人員在維護過程中智能化決策、自動化修復、生成故障分析報告等,從而解決工程人員維護生命周期中的痛點。

    “公司依托北京大學閻云教授帶領的博士科研團隊建立起明確的組織架構,通過領先的核心技術和綠色節能的生產工藝,進行系列柔性導電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其技術授權、服務。”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博士匡相林與中石大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簽約后表示,整個項目從發起到落地青島非常順暢,西海岸新區招才中心從公司成立到團隊組建都給予了很大支持。

    洽談會現場

    為增進活動實效,自年初開始,青島市圍繞重點領域人才引進及科研項目合作需求,常態化開展需求征集,并通過線上平臺即時對接,促成了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

    開幕式選取涉及現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農業等領域的8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其中有致力于環境工程、環保安評等業務,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定制和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的“廢棄處理技術”項目;也有利用機器算法和可視化技術,助力企業智能匹配國際客戶、拓展跨國合作的全球智能商業一體化解決平臺……這些項目的簽約落地將有助于青島創新鏈與產業鏈進一步貫通融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招聘會現場

    此外,本次活動持續聚焦各行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亟待創新突破的“卡脖子”難題,邀請來自海洋船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環保節能等重點領域的8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攜科研項目在分會場設展推介,并與參會企事業單位現場對接洽談,成功搭建高水平項目展示平臺,助力優秀海外人才、項目扎根青島,興業青島。

    青島發出“深藍之約”

    今天的青島正以“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為目標,在駛向深藍中尋求更多海洋“合伙人”。

    活動現場

    “美麗的膠州灣畔孕育著一片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海洋熱土:我國首個貝類和魚類基因組圖譜在這里破譯、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主體工程在這里建成、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這里交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領域首席科學家陳松林向全球涉海涉藍高層次人才發出了聚青留青的誠摯邀約,“‘活力海洋之都’正擘畫著獨具特色的藍色畫卷,讓我們相聚這座青春之島,齊心協力謀發展、和衷共濟迎未來,為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為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活動現場

    海洋是青島最鮮明的城市底色。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強化西海岸新區、藍谷‘雙核’引領作用,建設國內領先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活動現場,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藍谷作為兩大“海洋人才活力區”的承載區,面向海外人才作出重點推介。

    以盛會為媒,青島大力推介海洋發展的亮點與優勢,向全球發出了“深藍之約”。全球首批、中國唯一“海洋十年”協作中心已在西海岸新區落戶,全球最大海上石油工廠、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等世界級海工重器從這里昂揚出海。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站上新起點、承載新使命的青島誠邀廣大海內外人才通過活動平臺,深入了解青島,深化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到青島產業發展的各個領域中來,不斷延展青島的“國際人才朋友圈”,與這座青春涌動的灣區城市一起共赴美好,啟封新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