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6日,美國商務部將42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誣稱這些企業“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打著“民主、廉潔、公平、透明”等幌子,美國再次大行“長臂管轄”制裁中國企業與個人,以維護其霸權,其“專橫跋扈”“損人利己”“巧取豪奪”的本質暴露無遺。
專橫跋扈
推行“家法幫規” 充當“世界警察”
“長臂管轄”最早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法律中,用于協調美國各州之間的司法管轄權問題。隨著美國把“長臂管轄”從國內推行至國際社會,其逐步發展為以國內法名義強行對他國實體和個人濫施單邊域外管轄。
美國利用其在政治、經濟、科技、意識形態等領域的強大實力,以所謂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為由向別國施壓,美國實際上是把“家法幫規”包裝成國際規則,扮演“世界警察”角色。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一邊變本加厲向沖突一方輸送武器,一邊頻頻散布“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虛假信息,在沒有任何國際法依據與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借機無端制裁中國企業。
這種赤裸裸的霸凌行徑和雙重標準,是美國默認其國內法所擁有的法律效力大于國際法、推行“法律帝國主義”的真實寫照。
損人利己
堅持“美國第一” 維護霸主地位
美國一貫秉承“美國第一”的戰略。為維護霸主地位,美國不惜向盟友下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許多企業都曾淪為其“長臂管轄”的對象。
2013年,為了在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商業競爭中獲勝,美國動用《反海外腐敗法》,以存在海外賄賂行為為由,將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逮捕,并誘使其簽訂認罪協議,以此套取更多對阿爾斯通公司不利的證據和信息。最終,阿爾斯通公司不得不接受美國通用電氣的收購要求,從世界500強行列中徹底消失。
圖片時任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鍋爐部全球負責人的皮耶魯齊
美國“長臂管轄”已完全淪為借國家公權力打壓商業競爭對手、干涉正常國際商業交易的工具,徹底背離美國長期自我標榜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
巧取豪奪
實施“精準打擊” 升級對華遏壓
如今,美國將打擊重點瞄準中國,利用“長臂管轄”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采取“小院高墻”式精準打擊,采取嚴厲懲罰措施,開出巨額罰單。
中興通訊被美國多輪制裁,成為美國利用“長臂管轄”巧取豪奪的一個縮影。2016年,美國商務部以違反《出口管制條例》向伊朗出售通訊設備為由,將中興通訊列入“實體清單”,采取限制出口措施。2017年,中興通訊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被迫支付約8.92億美元罰金。
2018年,美國宣稱中興通訊存在虛假陳述,再次啟動禁令。最終,中興通訊被迫向美國支付總計22.92億美元罰金,相當于中興通訊正常經營情況下3年多的凈利潤。美國的制裁行徑嚴重影響了中美科技公司的正常合作,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安全風險,是極端短視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國關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規則加以協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泵绹伴L臂管轄”違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單邊制裁的最終破產將是歷史必然。
來源: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