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郵輪之夜”精品相聲匯在青島郵輪母港TEU集裝箱部落精彩上演,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活力藍夢·精彩啟航”2023青島國際郵輪節就此落下帷幕,圓滿收官。當日,愛達郵輪旗下“藝術之船”——8.6萬噸“地中海”號11月26日、12月1日青島始發航線正式開售,標志著青島國際郵輪旅游繼9月29日北方率先成功復航后步入發展快車道。
歷時1個月的青島國際郵輪節,以創新的模式為市民游客獻上了音樂、相聲、電影、大講堂、免稅購物以及復航儀式等20余項特色活動,贈出20余張價值3000多元的海景房船票以及現金抵用券等超級福利,同時成功招募首批300多名郵輪旅游宣傳和服務志愿者,有效宣傳郵輪文化和青島郵輪旅游,引進2023-2024年20余個航次產品,可謂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助力青島加快打造東北亞國際郵輪樞紐港和經濟中心、人才中心。
青島首航儀式現場
亮點紛呈,持續引領郵輪節慶新模式
青島國際郵輪節由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聯合市北區政府、山東港口郵輪文旅集團2022年共同創辦,突破了“領導致辭、專家研討、簽約發布”等行業會展傳統模式,走向群眾、面向市場,以“課、賽、展、演”等形式普及郵輪文化知識,培育郵輪旅游消費市場,為全國郵輪旅游節慶和文旅深度融合開創了新模式、建立了新樣本。
2023青島國際郵輪節緊扣“市民游客的節日”辦節宗旨,在延續首屆郵輪節總體模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重大節慶的“聚光燈、加速器、種草機”效應,突出親民性、惠民性、融合性、跨區域四大特點,集中策劃音樂、相聲、電影、大講堂、購物以及復航儀式等20余項特色活動。
圍繞提升親民性,本屆郵輪節更加注重與市民互動,讓市民充分體驗。開幕式不僅走進了臺東商圈這一青島最火的百年商圈,還現場邀請市民登臺共同啟動。所有活動面向市民游客免費開放,在熟悉的城市空間中創造郵輪體驗新場景,提高市民參與度、體驗度。同時,面向社區、學校、企業、機關等招募了首批300多名郵輪旅游宣傳和服務志愿者。
圍繞提升惠民性,本屆郵輪節為市民游客提供了豐富的福利,除了高品質公益文藝演出、免稅購物、文創紀念品以外,在青島郵輪大講堂、專題推介會中,贈出20余張價值3000多元的海景房船票,以及現金抵用券等作為超級福利。
圍繞提升融合性,本屆郵輪節空間上與郵輪母港、大鮑島、臺東等區域融合,內容上與音樂、電影、相聲等藝術形式融合,特別是融合了青島最接地氣的夠級文化,開發了郵輪旅游主題撲克牌,受到市民的熱捧;未來,郵輪節還將探索與啤酒節、音樂節等進行融合。
圍繞提升跨區域性,本屆郵輪節首次走出郵輪港區、走出青島,到隴南、長沙、煙臺、龍口等省內外城市舉辦推介、大講堂等活動,持續提升影響力、擴大覆蓋面。
青島郵輪母港
成果豐碩,節慶效應持續顯現
8月30日,在青島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上海)推介懇談會上,“藍夢之星”號郵輪宣布將于9月29日首航青島,運營青島-韓國濟州-上海跨國跨城航線。時隔三年半,青島郵輪的再度起航令各界欣喜,青島成為北方首批復航城市,掀開后疫情時代郵輪旅游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為國內郵輪行業唯一面向市民、面向市場的郵輪節,本屆郵輪節以“精彩藍夢·活力啟航”為主題,圍繞青島郵輪復航暨“藍夢之星”號郵輪首航,通過沉浸式體驗郵輪文化的魅力,提升全民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喚醒人們對于郵輪旅游的記憶,呼吁郵輪“老粉”重溫美好,吸引更多“新粉”體驗嘗鮮。據統計,20余位獲得海景房船票的幸運觀眾,每人又購買了1-3張不等的船票,攜家人朋友登船體驗,現金抵用券也吸引了一批游客購票出行,為“藍夢之星”號青島首航提供了客源支撐,復航即火爆,市場培育成果顯著,節慶效應持續顯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各級各類媒體紛紛宣傳報道,“沿著黃河遇見?!さ巧相]輪觀世界”品牌持續深入人心,青島國際郵輪節正成為青島節慶新品牌、文旅新IP和城市新名片。
借助郵輪節的宣傳效應,中國市場目前正在運營的最大郵輪、愛達郵輪旗下“藝術之船”——8.6萬噸“地中?!碧栆汛_定11月26日運營青島-濟州-長崎-青島6天5晚航次,12月1日運營青島-長崎-天津5天4晚航次,船票已開啟銷售;并確定2024年3-4月來青運營5個航次。藍夢郵輪計劃2024年5月、8月來青運營10個航次以上;東方郵輪、渤海郵輪均計劃2024年來青運營。德國途易郵輪“歐羅巴2”號明年2月底載客來青,實現訪問港郵輪突破。青島郵輪航線持續豐富,不斷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地中海”號郵輪
未來可期,加大打造東北亞郵輪樞紐港和郵輪港城
在9月29日舉行的青島國際郵輪復航暨“藍夢之星”號青島首航儀式上,上海藍夢國際郵輪股份有限公司北方總部揭牌,成為落地青島的第一家國際郵輪公司區域總部,這意味著上海藍夢公司未來將進一步深耕北方市場,在北方進行更多航線布局,投放更多產業資源。對于郵輪產業,青島一直采取支持本地企業做強做大、吸引外來企業落戶的“內外兼修”發展模式,依托山東省港口集團一體化整合優勢,“鏈主”企業山東港口郵輪文旅集團加快“郵輪+文旅+康養”總體產業布局,以青島郵輪母港為核心,輻射鏈接省內各地市文旅產業資源,在實現岸上文旅資源自持運營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郵輪參股、購置等戰略目標。伴隨國內郵輪旅游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青島郵輪全產業鏈布局將加快推進,東北亞郵輪樞紐港建設將全面起勢。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郵輪人才培養方面,青島始終沒有停下奮進的步伐。疫情期間,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提前謀劃,2021年引進國內領先船舶管理企業——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設立湖北新海聯(青島)船員培訓有限公司,與本地郵輪人才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將郵輪人才培養產業做精、做大、做強,與專業院校合作進行學科建設,提升學歷人才培養的市場化適應程度。今年以來,鑫裕盛公司已為國際國內各大郵輪公司培養輸送各崗位人才逾2000人。2022年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發布國內首個郵輪人才培養計劃——《關于“港有才·郵未來”計劃的實施方案》,舉辦青島郵輪人才高級研修班,推動建設專業智庫——北方郵輪經濟研究中心,聘請國內外20余位知名學者、行業領袖作為青島郵輪經濟“導航專家”暨人才導師;在上海設立3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人才實踐基地,在本地院校設立1個郵輪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本地郵輪引才工作站、異地“離岸”人才工作站;策劃舉辦系列郵輪主題文化活動,豐富人才文化生活;利用“藍夢之星”號青島首航為20余名專業教師、學生提供隨船實踐機會。在當前本土郵輪公司國際航線全面恢復、國際郵輪公司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將繼續協調各方高標準構筑郵輪產業和人才發展生態圈,強化國內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
放眼世界,進進出出的郵輪、熙來攘往的郵輪游客更是城市開放、繁榮和國際化的標志,而與城市融合發展的郵輪母港、充滿活力的臨港產業更是國際性港口城市和濱海旅游度假城市的“標配”,也是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功能。近年來,青島國際郵輪港區以郵輪產業為“觸媒”,放大航運產業引流、導流、聚流效應,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一系列平臺、項目、流量、資源不斷涌入郵輪港區,北方油氣中心、山東國際航交所等重大產業平臺相繼落地,復星、中遠???、上咨集團等區域總部入駐落戶,現代航運物流、船舶交易、保險經紀等產業發展壯大……郵輪港區啟動區集裝箱部落一期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地下空間項目、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北方油氣中心封頂,集裝箱部落二期(海鮮大集)項目將于今年年底竣工,“世界之眼”項目年底完成鋼結構框架樓承板安裝,航運中心、實訓基地建設按計劃推進……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正加快向現代貿易港、金融港、數字港轉型,瞄準爭創港區、園區、城區“三區互融”典范區的目標,全面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王璇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